关于打造我省西江流域旅游风光带的再提案

2022-01-18 11:46:38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员会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主办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

  会办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

  内    容:

  西江流域旅游资源丰富,有独具特色的西江沿岸自然风光,有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景点和浓郁的乡土风情风貌。打造西江流域旅游风光带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我省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内在需要,对推动沿线城市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省民革就此向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后,得到了有关承办单位的认真办理,肇庆、云浮两市及沿线市县(区)在开发西江旅游资源方面积极作为,西江旅游风光带打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由于此项工作周期长,涉及的地市和部门较多,需要跨地域和跨部门协调事项较多,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西江旅游风光带缺乏省级层面的总体规划,缺乏总体规划和统一协调机制,执行起来难度较大。二是省级层面的指导和协调力度不够,导致执行和落实的标准不一,旅游产业发展差异化比较明显。个别市县(区)在打造西江流域旅游项目上不够积极主动,工作进度缓慢,未能体现应有成效。三是空间整体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推进过程重陆轻水,河流资源利用开发相对滞后。四是旅游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如西江流域旅游专用码头不足或不符合旅游标准,无法开通内河游轮游;旅游公路规划和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旅客快速直达景区的需求等。五是旅游消费亮点没有形成,文旅消费聚集区较少。美食街、时尚购物街、名特产品街等特色商业街区较少,档次较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夜经济”有待进一步激发,“夜市、夜游、夜购、夜宿”等夜休闲项目不够丰富,无法形成夜经济消费集聚区。

  为此建议:

  一、建立全省西江流域旅游风光带联席会议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西江流域旅游风光带建设工作,建议尽快建立西江流域旅游风光带省级联席会议制度,建议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佛山、中山、肇庆和云浮市等部门和地市并邀请广西有关地市参与,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研究解决西江流域旅游风光带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加强统筹协调和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形成省市和全流域“一盘棋”的工作局面,合力推进西江全流域旅游风光带建设。

  二、出台省级发展规划,统筹推进西江流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科学谋划西江流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省文化旅游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牵头编制出台打造西江流域旅游风光带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对打造西江流域旅游风光带进行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按照规划统筹推进。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水陆并进打造西江流域旅游新业态

  水陆并进,两岸联动,打造西江流域旅游产业新业态,对于沿江两岸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不足的地区,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打造一批优质的西江流域高端文旅项目,进一步完善游轮码头等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在具备条件的河段,如西江佛山段至肇庆段,试点开通西江游轮游。引入社会资本在西江两岸打造与游轮游配套的工业游、民宿、康养、自行车赛道、房车营地、玻璃栈道、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四、加强宣传,不断提升西江流域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举办旅游展或电视、网络、自媒体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大数据,精准推送西江流域旅游信息,广泛拓宽宣传渠道,擦亮西江流域旅游新品牌。

  五、以打造西江流域旅游风光带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西江流域乡村风貌示范带建设,充分利用沿线农村自然资源、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路线和旅游产品,为西江流域乡村振兴增色添彩。

  六、加强西江流域旅游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工作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思想,在旅游开发中加强西江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坚决保护好广东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