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提高涉农资金使用绩效的提案

2022-01-18 11:46:38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员会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主办单位:省财政厅

  会办单位:省农业农村厅

  内    容:

  案由: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从2019年起,省委、省政府决定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省各市县及相关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为硬任务,积极筹措资金,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稳步实施。从总体来看,当前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总体态势良好,但从绩效层面来看,涉农资金及项目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考核任务占比过重,市县自主统筹权不大。根据省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要求,在完成中央、省既定任务目标的前提下,市县可统筹省级涉农资金用于自身补短板等项目。但由于考核任务占比过重,市县实际可统筹的资金不多,难以做到根据本地发展需要精准投入补短板强弱项,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成效。以韶关市为例,全市2020年省级涉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为21.84亿元,其中:用于硬考核任务13.78亿元,占比63.08%;用于省、市非考核硬任务的资金4.66亿元,占比为21.33%;10个县(市、区)能够统筹安排的省级涉农资金仅有3.4亿元,占比15.59%。

  二、后期管护资金缺乏影响项目效果的可持续性。由于涉农项目涉及部门较多,而有的部门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在项目后期工程管护方面重视程度不够,涉农设施建成验收后便顺其自然,缺乏管护,效益发挥不理想;一些涉农项目只在项目实施方案中提及建成后产权归属问题,但项目建成后缺少切实可行的具体管护方案,没有指定专门的部门或者单位来开展工程后期的管护工作,导致部分项目工程管护出现空位缺位现象,影响后期管护和责任划分。涉农项目后期管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县、镇两级财力无法匹配管护资金,镇村“等、靠、要”的思想较重,缺乏筹措管护资金的积极能动性,没有落实项目建成后管护资金,影响涉农项目效用发挥,以及财政支农效果的可持续性。

  建议:

  一、减少考核任务,加大市县涉农资金统筹力度,提高资金投入精准度。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工作自2019年推进以来,给予了市县级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自主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近两年省级下达涉农资金任务清单来看,考核任务占比较重,留给地方政府能统筹整合的资金空间不大,影响县(市、区)补齐乡村振兴短板投入的精准度。建议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减少考核性任务指标,增加市县资金统筹整合自主权,由市县视轻重缓急情况决定做什么项目,逐步补齐乡村振兴短板。

  二、设置可持续目标,提高涉农资金使用绩效。农业农村项目,尤其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并不意味着项目完成,怎么保证其持续发挥作用,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建议在项目前期准备,对项目绩效目标进行明确时,适当考虑可持续性目标的设置,构建作用发挥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