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进制造业升级的提案

2022-01-20 09:57:55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吴学明(14714421613)(香港尖沙咀东部科学馆道14号新文华中心B座三楼320-321室)

  分类:经济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主办单位:省农业农村厅

  会办单位: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市场监管局

  内容:

  广东省政府于2021年7月30日发出有关印发《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规划》的发展目标包括到2025年,广东省的制造强省建设迈上重要台阶,制造业整体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创新能力显着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部分领域取得战略性领先优势。未来,广东需要继续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制造业再升级。

  情况:

  一、承受国际国内双重竞争压力

  我国随着人口红利结束,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和部分非洲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已经吸引全球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这些地方转移。我国各项要素成本大幅上升,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外资逐渐放缓对广东的投资。而在国内方面,其他城市亦相继推出更大力度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新进制造业的新兴产业。广东制造业正面对国际国内双重竞争压力的挑战。

  二、自主核心技术仍有提升空间

  目前广东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制造业企业的数量仍有上升的空间,关键技术和零部件还主要依赖进口,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还有待突破。需要进一步加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研发。

  三、产业配套能力可进一步提升

  广东制造业企业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机器人智能装备仍需进一步普及。企业整体自主研发能力还要加强,在上游核心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产业链中仍缺乏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配套,“下游庞大、中游分散、上游缺乏”的产业形态尾大不掉。

  四、高层次专业人才仍较为紧缺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企业急需既懂大数据技术又懂制造业行业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尤其在国内企业开拓国外市场,走向全球化进程中,具有国际视野、复合背景、专业背技术的人才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掣肘。

  建议:

  一、全面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完善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发展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建立企业、行业组织、院校全面协作推动两业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做大做强工业设计、工业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鼓励软件产业主导传统制造业升级发展,深度融入家具、纺织服装、陶瓷等传统制造业产业,培育更多以软件产业主导发展的企业和平台。透过行业融合,推动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以更强的实力面对国内国外双重竞争。

  二、加大对企业研发扶持力度

  政府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要通过增加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资金补贴等方式,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鼓励制造业骨干企业牵头成立协同创新联盟,打造产学研用对接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此外,也要优化科技、金融和制造业融合创新服务体系,加大力度发展民营中小银行、股权投资企业和小额贷款公司,引导制造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增建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培育发展更多新型研发机构。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服务链,优化专利申请资助政策,引导制造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三、强化企业技术改造的配套政策

  加大力度支持在电子、家电产品装配企业和家具、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购置先进适用设备,进一步推广应用集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装备。不断提升装备水平,推进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支持广东工业企业优先购置和使用由本省首次自主研发和生产的集机、电、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的成套装备或核心部件,鼓励重大通用装备跨领域的推广使用。加快开展“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专项行动”和“质量品牌建设专项行动”。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优化升级离不开高科技人才这一要素加持。广东省可以利用地缘优势,加强粤港澳三地高校合作,透过增加对合作高校的支持力度以及吸引外来在本地开设分校的方式来培养先进制造业方面的人才。加强港澳人才在粤就业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完善促进人才流动机制的各项要素,以加大外来人才的引进。另外,也要大力促进粤港澳之间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品成果分享等方面的合作,加快开展“制造业人才培育专项行动”并扩大行动的适用范围,以带动制造业的全面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