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人:廖珍玉(15013194216)
分类:劳动人事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主办单位:省民政厅
会办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
内容:
广东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全省现有实名登记注册志愿者逾1300万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逾13万个,累计服务时间超5.6亿小时。最早推出“广东志愿者信息管理服务平台”(i志愿系统),着力提升志愿服务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在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省志愿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志愿者总量大,但活跃度偏低。广州、深圳注册志愿者占当地常住人口的比例分别为23%和16%,但有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占当地常住人口的比例都不足10%,人均志愿服务不到0.1场;二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全省11个地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占本地常住人口比例超13%的地市中,珠三角地区占了7个,粤东西北地区仅有4个。三是环境保护、禁毒、急救等与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仅占总数10.2%,专业技能型志愿服务供给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四是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力度不够。至今省级层面尚未出台有关购买志愿服务组织服务的专项政策文件,省市两级财政也没有专项安排培育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财政资金。五是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的“一网通”有待推开落实,志愿者服务记录异地转移和接续尚未实现全覆盖。为此建议:
(一)制定完善促进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和制度保障,通过资源配置、组织培育、队伍建设、有效激励等提升志愿服务社会效能。发挥各级财政的保障和导向作用,将志愿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明确志愿组织等承接政府公共服务及向志愿服务组织等购买服务的事项清单,引导志愿服务组织更好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服务保障民生。
(二)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依托省政府政务大数据平台,整合志愿服务相关信息和数据资源,建立客观科学的志愿服务测评体系。进一步明确全省统一通过“i志愿”系统进行注册,确保志愿服务测评数据真实可靠。将志愿服务记录纳入“信用广东”数据采集范围,丰富公民征信评价维度数据,助力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三)加大志愿服务的教育培训、宣传推广力度。建立适合广东实际的志愿服务教育体系,将志愿服务教育渗透到九年义务教育甚至高等教育中。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应急救援、社区服务、基层治理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开发适合党团员及社会爱心人士参与的志愿服务岗位,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建议设立全省统一志愿服务日,集中展示志愿服务成果,宣传志愿服务文化,表彰和奖励优秀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各级各类媒体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加大对典型人物和事件宣传力度,积极传播志愿服务文化,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爱国爱港爱澳志愿服务组织落地、登记、备案的业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各级志愿者联合会建设,承接落实党政对港对澳志愿服务合作任务、推进民间公益志愿交流,与港澳志愿服务组织建立结对合作交流机制,推动粤港澳志愿服务记录互认、嘉许激励回馈共享,支持港澳以志愿服务为载体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联名人:刘力强,麦淑萍,陈华康,汪定华,欧阳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