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远:强化地理标志保护 让优质“土特产”走出大山

2022-01-21 08:25:53 来源:广东政协网

  强化地理标志保护 让优质“土特产”走出大山

  (陈日远,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大家好!我是来自民进的陈日远。

  说起增城丝苗米、清远麻鸡、梅县金柚,还有凤凰单枞、化州橘红、新会陈皮等“粤字号”农产品,相信在场的“吃货”已经馋得直咽口水。您知道吗?这些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土特产”,他们是高大上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只有在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条件下,以特定的方式生产加工出的独具特色、品质上乘的农产品,才可以用地域名称来冠名。

  地理标志农产品,一头连着城市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一头连着乡村农民的“钱袋子”。实现全面小康之后,高品质农产品成为了市场新宠,带动了相关产业迅猛发展。广东拥有地理标志农产品153个,数量居全国第三,链接着77万多户农户和养殖户、13万多家企业等市场主体,行业产品总值达200多亿元。加大力度保护和推广我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意义重大。

  目前,相比于其它省份,我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省外的知晓率还不够高、销量还不够大。究其原因,一者是不少产品发证后未授权企业使用,“养在深闺人未识”;再者是部分商家生产的产品特征丢失、品质欠佳,损害了竞争力。为此,我认为:

  一是要严把品质关。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检测和生产环境监测,把牢准入关,健全认定标准和程序。研究出台省级层面的地方性法规,畅通审理、使用、监管各环节,推进品种、技术规范与包装标识三统一的生产模式,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地理标志农产品。

  二是要突破品牌关。用好广东消费帮扶系列活动平台,办好大湾区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会,加大活动力度、提升推广实效。此外,发挥广东侨乡优势,运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RCEP协议等制度安排,加大对日韩澳新、东盟十国以及欧盟市场的推介,让广东地理标志农产品“走出去”征服世界人民的味蕾。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