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 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广东力量

2023-01-13 19:00:56 来源:广东政协网

  陈伟东委员的发言

  ——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广东力量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广东的立根之本,制造业自始至终都是广东的看家本领。在新征程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坚持以制造业当家正当其时。

  一、当前我省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制造业增速下降,以终端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受疫情、产业链上下游、美国打压等影响较大。2022年前三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仅同比增长34%,低于全国水平05个百分点。2021年我省全部制造业增加值在20年来首次被江苏超越,2022年前三季度全部工业增加值也被江苏超越,形势十分严峻。电子信息“一业独大”,前三大产业规上增加值占比高达429%。传统产业亟待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升级。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仍是制造业发展的痛点。对比江苏13个地市全部入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广东仅有珠三角9市和汕头上榜。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差距未能有效缩小,粤东粤西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逐年下降,区域工业经济差异系数不断扩大至134,而江苏则从08缩小至07。

  (三)缺乏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宏观布局。广东对外贸易加工订单的制造模式导致内需动力不足,传导到产业端则表现为缺乏对未来发展产业的整体性规划布局。上海已出台《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我省仅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培育卫星互联网、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超材料、天然气水合物等未来产业,尚未出台相关具体政策措施。

  (四)制造业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广东高等院校数量、职业教育层次、优质高职资源、专业结构产业结构适应性等方面存在不足。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人才政策的出台,广东吸引及留住制造业人才的力度变弱,将成为未来继续支持广东制造业当家的障碍。

  二、推进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制造业当家的理念不动摇,积极营造大力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以建设更高质量的制造强省为目标,制订出台进一步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全力营造大力发展制造业、鼓励在广东投资兴业的社会氛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现有政策基础上,适当时候以立法方式出台制造业发展的“1+N”地方性法规,构筑广东制造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引导全社会生产要素不断向优势产业、未来产业集聚。

  (二)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力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广东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既定发展路径,根据集群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实行一群一策、一链一策,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推动强链、补链、固链,整体做大做强全产业链集群。破除因行政区域或部门职能造成割裂的产业模式,强化产业集群间的横向互动,形成立体式的集群军团作战模式。深入谋划未来产业发展,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试验研究、产业化项目的创新投入,鼓励建设各类创新载体,加大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及能力建设支持力度,打造中长期广东制造业继续引领发展的制高点。

  (三)发挥多种所有制资本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家积极性。发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制度优势,不同产业领域有侧重地发挥国有、民营资本的作用。精准开展产业招商,提升企业家投资广东制造业的积极性。打造多层次的制造业企业体系,形成以“链主”企业为核心,以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为基石的世界一流企业群。充分利用金融资本风险投资等,引导其进入制造业实体经济领域,利用政银企合作降低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成本。

  (四)打造立体式制造业人才体系。继续加大海外招才引才力度,把握机遇吸引优秀产业人才来粤工作。以产业创新平台吸引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团队参与研发,汇聚战略性产业集群高端人才。实施更长效的人才定向培养机制,推动高校、中职学校紧密结合广东制造业现实及未来所需,培养高水平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加快产教融合步伐,培养实操型产业人才。

(发言者系民建中央委员、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深圳万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