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3-01-13 19:13:16 来源:广东政协网

  崔建军委员的发言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短板”和“潜力板”。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中共二十大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调要“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作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新时代新征程更要进一步夯实乡村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基础性、底线性和战略性地位,用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

  一、乡村治理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治理理念较为传统滞后。一些基层干部服务能力偏低,创新意识不足,习惯通过行政权力解决乡村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调动群众积极性不够。部分乡村还存在着用家庭方式、宗族方式、族群方式等来管理乡村的现象,寓服务于治理的理念仍没有树立起来。

  (二)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组织处理社会事务的权力与承担的不断增加的繁杂事务之间匹配不够科学,致使农村工作出现盲点和卡点。农村社会治理工作越来越重、越来越具体,需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而当前广东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微薄,农村“无钱办事”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产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一是用地难。一产用地的适度规模化不够,少数农户不愿流转,二产三产用地政策的落地性不强。二是产业人才不足。缺乏经营和运营乡村产业的人才。三是现代基础设施欠账多。乡村机耕路、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乡村产业发展的成本较高。四是信用体系不健全。金融和资本下乡渠道不畅,产业链供应链缺失不稳定,产销链痛点、堵点尚未打通。

  二、建议

  (一)以党建引领为乡村治理指向。在“选”字上用功,拓展视野、拓宽范围,下功夫把优秀的带头人选出来。在“培”字上用力,建设乡村振兴村干部常态化培训基地,搭建乡村论坛和沙龙等交流平台,把选出来的好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培养起来。在“爱”字上用情,畅通有为村干部的进步空间,确保村干部有平台有舞台有奖台,有尊严有价值有前途。在“考”字上用心,实化考核、细化考核、优化考核,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

  (二)以乡村产业兴旺为乡村治理筑基。一是发力乡村“新基建”,利用数字乡村优惠政策和专项债,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城乡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打通城乡资产资源流通变现渠道。二是活化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用地“三块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乡村治理。三是推进绿美广东建设,深入开展生态治理,持之以恒治理好空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

  (三)以优秀乡村文化为乡村治理铸魂。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融媒体中心两大平台,实施乡村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乡风文明培育行动,改良乡村治理的文化土壤。开展乡风评议,完善信用体系,用乡村之信改良乡村之治。保护活化古村落,建设村史馆,留住乡愁记忆。加强乡土文化人才的培养,广泛开展传统民俗节日、民间特色节庆、农民丰收节等活动,以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引领有序治理方式。

  (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治理育人。重点培养高素质村支部书记队伍,引导激励外出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外地乡贤等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加强人才服务平台设施建设,搭建乡村人才线上线下市场,为乡村人才供需双方提供对接平台。组建乡村治理发展顾问团,为县镇村提供智库服务,引导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金融部门等城市专业人才柔性下乡。

  (五)以协商民主为乡村治理聚力。把基层协商民主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负责、社会参与的乡村协商民主治理大格局。建立县镇村政协委员工作室(联络室),拓宽基层协商平台,坚持“家门口协商,有话敞开说”,让人民群众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发言者系揭阳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特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