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广东蓝碳交易中心 激活海洋生态资产价值

2023-03-02 21:28:19 来源:广东政协网

  大会发言材料之八十六

钟金香委员的书面发言

──建立广东蓝碳交易中心 激活海洋生态资产价值

  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报告强调,要突出“绿美广东”引领,围绕结构优化抓“双碳”。海洋储存了地球约93%的二氧化碳,每年可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广东是海洋大省,蓝碳即海洋碳汇资源丰富,建设广东蓝碳交易中心,激活海洋生态资产价值,对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必要性

  一有利于我国抢占国际蓝碳交易制高点和蓝碳发展话语权。蓝碳是各国争抢的前沿领域,英国、日本等国家正研究推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蓝碳价值。抢占蓝碳交易制高点和国际话语权完善蓝碳交易体系,加快建立蓝碳交易平台,已是当务之急,早抓早主动。

  二是有利于我省加速实现蓝碳经济产业化发展。蓝碳经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目前福建、海南等省正加紧推进完善蓝碳交易平台及配套机制建设,我省虽然布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但尚未有实质性进展,实现赶超紧迫且必要。

  三是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建立蓝碳金融市场和碳汇交易机制,将进一步激活海洋生态资产价值,带动蓝碳技术研发、海洋生态工程、生态养殖等新型业态发展,是实现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的重要途径。

  二、我省已有基础优势

  (一)领先全国的蓝碳资源储备。目前蓝碳核算主要集中于海草床、红树林、滨海沼泽、渔业碳汇等生态系统。截至2020年底,我省红树林总面积达1.2万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57%,居全国第一;海草床面积975公顷,居全国第二;近岸与海岸湿地面积近105万公顷,居全国前列;全省海水养殖总产量约331.24万吨,居全国第三。蓝碳家底丰厚,生态资产转化前景广阔。

  (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两年,广东持续强化蓝碳建设顶层设计,密集出台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相关政策规划文件支持蓝碳事业发展,提出要开展海洋、湿地等碳汇核算试点,制定蓝碳标准体系,支持加快碳金融市场建设,探索蓝碳交易方式与细则。

  (三)已有相关探索与实践成果奠定基础。目前全国有8个地方碳交易试点市场(广东2个)。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拥有仅次于欧盟、韩国的全球第三大碳市场;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的配额流转率连续6年位居全国首位,深圳大鹏新区编制了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2021年,湛江率先完成全国首个红树林碳汇交易项目,这些都为建设广东蓝碳交易中心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建议

  (一)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一是成立蓝碳发展专责小组,统一领导并协调解决蓝碳交易中心建设中资本金注入、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建设、政策扶持等重大问题。二是加强蓝碳交易顶层规划设计,出台立足大湾区建设、面向世界的发展措施,推进相关工作落地实施。

  (二)多渠道构建蓝碳交易服务平台。一是单独建设广东蓝碳交易中心,锚定争取国际蓝碳标准制定权,制定蓝碳标准体系和交易细则。二是在广碳所下设立蓝碳交易中心,借助广碳所交易平台、技术体系等经验,建设符合蓝碳特点的交易管理平台。

  (三)完善蓝碳交易配套体系。一是加快出台海洋碳汇核算、交易价值评估等技术标准,开展蓝碳经济价值核算试点,争取蓝碳交易定价权。二是探索设立针对海洋碳汇保护与交易的基金、风险防范与保险制度,保障蓝碳交易市场的顺利运行。

  (四)激活蓝碳产品的生态资产价值。一是加快启动全省蓝碳资源普查和资产评估工作,形成蓝碳资源资产目录。二是引入社会资本,探索两级市场蓝碳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等产权流转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的机制。

  (发言者系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