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这样的成绩单,当得起“成绩斐然”之誉。在过去五年的实践中,省政协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及省委工作部署,有效运用各种协商形式积极履职,通过一个个协商议政的履职“小切口”、一次次协商制度机制的新探索,广泛凝聚起改革发展共识。
一方面,积极建言资政,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新突破。过去五年,围绕纵深推进“双区”建设,省政协提交722份提案,所提建议被充分吸纳到有关发展规划和政策文件中;围绕乡村振兴,省委主要领导领衔督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系列提案,协商建议被吸纳到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16份政策文件中;聚焦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优化民营经济法治营商环境开门协商,30多条建议被吸纳到省“民营经济十条”等相关文件措施中;围绕改革完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开展常委会专题议政,有关建议被吸纳到广东构筑公共卫生体系实施意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中……委员们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焦点、民生改善中的难点、社会治理中的痛点,积极提案、建言献策,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着智慧。
另一方面,广泛凝聚共识,助力社会繁荣稳定有新举措。过去五年,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到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强普惠性婴幼儿托育,到完善城市社区治理,委员们调研的脚步始终在路上。比如,结合推动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就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议政;围绕解决“异地办理婚姻登记难”持续建言,推动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广东等9省(市)实施“跨省通办”试点;就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等开展对口协商和提案督办,相关建议被转化为广东省加强社会治理的具体措施。
成绩属于过去,蓝图开启新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新征程上,如何以高水平履职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积极贡献,也对广东省政协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广东进入“两会时间”,我们期待委员们担当履职,继续在调查研究方面下功夫、查实情,想民众之所想、急各界之所急,提出更多“接地气”的建议,以协商民主的形式广泛凝聚推动广东改革发展的合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新篇章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