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强广东优势特色农作物种业企业的提案

2023-01-11 17:57:04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何德银

  内容:

  种业强,种业企业必须强。种业企业是种业创新主体,是种业振兴骨干力量。广东在优质稻、蔬菜、岭南水果、花卉等领域的科研育种具有明显优势,也有一批具备较强科研实力和发展潜力并且勇于担当的企业。但从参与国际竞争和保障粮食安全需求来看,农作物种业企业还是相对较弱,没有在主板上市企业,没有入选2022年国家种业阵型企业,2022年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和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只有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1家,这与建设广东种业强省、保障粮食安全和丰富“菜篮子”“果盘子”目标任务极不相称,成为广东种业振兴最大短板。为此,建议在推进广东种业振兴过程中,把做强优势特色农作物种业企业摆在突出位置加以培育扶持。

  对策建议:

  一是研究梳理广东农作物种业企业培育清单。广东农作物种业企业虽然没有纳入国家阵型企业,但在优质稻、蔬菜、荔枝、香蕉、花卉等领域是国家“十四五”种业重点支持省份。“扶企业就是扶种业”。建议从保障广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高度,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种业企业扶优行动,围绕优质稻等关系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以及蔬菜、岭南水果、花卉等岭南优势特色产业,从企业科研实力、市场规模、规范管理、发展潜力、产业需求等方面,充分论证,研究梳理10家左右农作物种业企业加以重点扶持。

  二是深化种业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经过种子管理体制、种业科研体制以及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等几轮改革,较好地激发了种业创新活力,但在推动科研单位与优势企业联动、种业科研人才顺畅流动等方面还须进一步深化。建议继续有力推进构建以科研院校为主体的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水稻、蔬菜以及荔枝、香蕉、花卉等商业化育种相对成熟或有一定基础的领域,把资源开发、品种选育等技术创新交给企业,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推动科研单位与企业深度联动,让育种资源、科研人才流向具有科研实力的优势企业,或以技术、品种作价入股等方式支持优势种业企业;探索将公益性科研单位的商业化育种部门或团队剥离,作价以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持股等方式注入到优势企业,快速提升优势种业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引导省种业集团遵循种业发展规律,聚焦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以种业创新为动力,整合优势资源,做实做优做强。

  三是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议将打击侵权套牌和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业种业市场监管的重心,让真正有竞争力的优质原创品种成为市场主销品种;品种管理更注重品种的原始创新和品种权管理,把品种商业使用价值等工作交给企业或社会组织;在用种高峰季节、重点场所以及电商平台,开展以种业知识产权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市县地方政府把好用种市场关,并在税收优惠、科研用地等方面支持种业企业。

  四是强化财政金融联动。改变过去种业扶持主要依赖财政支持的思维,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联动金融机构信贷支持。财政支持方面,重点支持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提升,让有实力的种业企业牵头实施育种科研联合攻关、种业创新园、育繁推一体化等项目。在金融支持方面,加强融资对接,充分利用国开行、农发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贷款期限长、利率低的特点,支持种业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育种等领域,引导商业性银行根据种业特点开发专属金融产品,以长周期、优惠利率提供信贷支持;将优势种业企业纳入“广东乡村振兴板”优先支持范围,提供企业规范发展和金融服务。

  联名人:周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