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人:民盟广东省委员会
内容:
案由:
2023年12月,国家五部委联合印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对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年底,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初步成型,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广东省政府发布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也提出:到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实现全国第一、全球领先,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这些政策利好为我省加快构建算力产业体系,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提供了重大机遇。目前,我省在构建算力产业体系过程中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云计算平台资源及共享程度不足。一方面,已建成的算力中心地理位置分散,算力不足,采用不同厂商的底层芯片和软件系统加剧了物理传输距离长和数据交换效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数据共享涉及标准、安全、隐私和法规等多方面因素,相关机构资源共享意愿较低,导致现有云计算平台资源难以满足算力资源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2.云计算底层软硬件技术亟待突破。一方面,国内专注人工智能计算基础研究的顶级科研团队较少,缺乏原创性的底层算法,算力用户高度依赖国外深度学习框架的开源代码与工具库;另一方面,近年国内高端芯片的发展速度尚未能满足市场需求,芯片领域中GPU与FPGA芯片较大程度依赖进口,导致算力一体化网络建设难以深化。
3.缺少引导平台生态发展的经济模式。目前,在着力推进韶关集群建设,发挥枢纽效应加快构建我省共享算力网络应用生态的进程中,还缺少算力运营商以及合适的经济模式来提供云态共享算力服务。由于缺乏灵活的机制,运营商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导致共享算力市场的发展进程缓慢,影响算力设施资源尤其是枢纽集群的充分利用,也一定程度阻碍了算力网络新形态下的产业体系发展。
建议:
1.建立健全云计算数据基础设施,打造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共享平台
一是省政府牵头统筹一体化算力网络的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加快鹏城云脑II/III、广州超算中心、深圳超算中心、韶关“东数西算”集群等省内大型算力与数据中心的建设与一体化纳管;定向支持鹏城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力量开展建设新型算力网络的底层关键技术研发。二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等部门指导组建我省大型算力中心联盟,促进算力中心间的合作交流;面向科研机构及高校,制定开放算力平台对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支持政策;针对智能制造等方向,建设大规模数据、模型及应用市场,通过数据、算法等计算要素的高效流通,提升模型开发效率,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人工智能协作创新体系。
2.深化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研究,加大对国产芯片的支持
一是制定明确的指导原则和激励机制,加速华为昇腾、鲲鹏系列等国产高端芯片技术的研发升级,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储备库建设。二是针对基础理论、算法模型、数据标准等各个核心环节,发布并持续重点跟踪相关重大基础科研专项,持续支持顶尖科学家团队的引进与发展,协同开展跨领域、跨学科的创新攻关。三是出台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措施推广国产芯片的应用,尤其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与推理等算力的常态需求层面,明确优先支持满足芯片指标的国产芯片集群,引导提升算力网络内国产芯片的规模占比。四是在科技成果评审上,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适配国产芯片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打造适配芯片的开发生态,促进国产高端芯片迭代升级。
3.构建云态数据、算力模型的经济模式,创新推动算力产业生态发展
一是设立专项基金和政策,对探索基于一体化算力网络应用生态运营的创新项目和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推动云态数据和算力模型的经济模式发展,鼓励深入挖掘共享算力在新型信息消费、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数字政务等场景的融合应用,完善算力供需对接。二是设立公益共享算力计划,为公益性质组织或项目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共享算力服务。三是成立监督机构,对算力交易、算力资产、基于算力的投融资活动等进行全面监督,并出台更为严格的安全制度,加强数据的权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