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化方案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提案

2024-01-23 18:16:08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民进广东省委员会

  内容:

  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要求各地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数字赋能助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人才是核心要素。当前从事数字赋能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相较于专业人才而言,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偏低,对于掌握数字技术专业领域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困难。许多地方的农村留守人员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类人员的知识结构、学习和转化能力相对较弱,数字技术在乡村的教育推广也远远不够,难以满足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应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乡村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从而更加充分释放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

  为此建议:

  一、实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建立一批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打造一批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基地,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推动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开放共享,组织推进我省乡村人才与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的合作交流,培养造就一批既懂农村农业,又懂数字化的人才,支撑带动乡村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二、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要全面动员和发挥各方优势,创新探索农村人才培育新模式。根据受教育程度和水平,充分尊重农民学习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将理论授课与田间课堂相结合,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和线下集中培训等方式开展差异化培训,对普通农户进行实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化肥农药减量、农业设施设备及技术探索等技能培训,对职业农民开展农技服务、现代农业经营等方面的系统培训,让农民能够结合自身需求迅速及时地接触到好用管用的新知识。

  三、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三农精英下乡。通过直播电商助力农产品项目,围绕青年电商人才孵化、电商直播销售、乡村品牌孵化等开展整体运营,构建产学研乡村振兴新模式,打造高校学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新亮点,让大学生在实践积累中积累经验,用产业吸引、留住人才,并逐步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全体农民的数字信息技术能力。推动培训机构及地方职业教育院校下乡授课,引导广大农民学习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知识,帮助农民以应用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让广大农民在共享“数字红利”中逐步跟上时代步伐。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探索农业数字化人才全方位扶持和激励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导资本投入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形成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强大合力。综合运用政策引导、项目扶持、金融服务等手段,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其优先承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发展等相关支农项目。鼓励农民积极加入农民协会、联合会、创业联盟等组织,加强指导和服务,促进共同发展和技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