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我省露营经济产业规范有序发展的提案

2024-01-23 18:15:25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民进广东省委员会

  内容:

  露营已成为新消费趋势,亲自大自然,走进大自然成为很多人休闲娱乐的新方式。根据《2021—2022年中国露营经济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露营核心市场规模达到747.5亿元,带动市场规模达3812.3亿元,预计在2024年带动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广东以1.3万余家露营企业位列全国首位,2022年十大热门露营目的地有4座城市登榜,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露营供需两旺市场。

  一、存在问题

  (一)需求旺盛,整体开发仍为“野蛮生长”。露营旅游发展起步晚,但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据走访调研发现,近几年我省露营基地建设迅速,但具体经营数据却连其主管部门文广旅体局也不了解,更不用谈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不少投资者忽视专业性门槛盲目进场,露营地开发被简单视作“圈地”,既对资源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导致行业乱象频生,市场整体供求关系依然面临结构性矛盾。

  (二)标准模糊,目的地发展建设“冷热不均”。露营地规划建设定位不清,收益“两极分化”。比如综合型露营地建设较为复杂,高品质硬件设施系统及全流程化的服务运营导致短期内较难回收成本。而“轻资产”开发模式虽能缩减投资周期,降低成本风险,但缺少多元化的功能分区,令整体品质受限。

  (三)缺乏创新,产品噱头有余“后劲”不足。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同质化竞争明显、专业运营和服务管理人员缺乏等问题突出。多数露营基地在产品设计、主题经营和景观塑造上有些大同小异,相关产业尚未形成合力来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面,形成产业集群,对消费市场和经济的拉动还不明显。

  (四)管控不足,安全保障面临高难度。露营旅游的地点大多较为偏僻,难以快速进入,相关部门较难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措施进行安全保障。

  二、对策建议

  (一)规范露营旅游基地建设。一是加强整体规划,合理设置功能布局。按照市场需求和供给设想,引导各地积极制定相关规划、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露营地停车场、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处理好道路、旅游景区及露营地之间的关系,提高旅游交通设施的服务效能。二是严格资质审批,严守生态红线,防范环境污染。监管部门要做好规范指引,严格审核露营开发资质,合理引导露营者在具有一定规模、设施齐全的露营地开展活动,加强垃圾清理巡查,不断完善郊野、公园、景区内的服务功能。三是加强行业标准引领。制定完善并组织实施广东省露营旅游休闲标准和配套措施,持续提升硬件、服务和管理水平,优化产品品质,打造优秀露营地品牌。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特色露营地,探索“露营+农产品节庆”(荔枝节、丰收节等)、“露营+景区”“露营+音乐会”“露营+农家乐”“露营+研学”等业态,逐步扩大露营旅游市场影响力。

  (二)提高行业监管效能。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最新出台的《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露营基地土地使用、装备配备、安全保障、环境保护等内容通过标准制定纳入行业监管范畴。二是建立我省露营地分星级管理机制,通过同级末位淘汰制度推动行业整体品质提升。加大露营旅游目的地及精品线路推广力度,及时更新指南攻略,打造有广泛影响力的露营市场风向标。三是鼓励和支持依托现有旅游行业协会资源,设立露营旅游休闲分会,待条件成熟后再专设区域露营旅游休闲协会。

  (三)推动露营经济全产业链发展。一是加快构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露营产业链建设,做大做强露营旅游休闲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全产业链整体效益。二是鼓励市场主体在产品开发创新过程中,围绕核心产品不断完善与提升产品,加快“露营+”产品迭代,注重细节设计,提高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加强资金扶持。在省文化旅游产业专项资金中增设经营性营地扶持项目,引导我省露营营地规模化、连锁化经营,孵化优质营地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四是鼓励露营餐饮、活动组织等配套服务企业创新产品服务。支持旅行社开发露营旅游休闲产品,开展露营俱乐部业务,强化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分销和服务能力建设,培育露营产业咨询培训、规划设计等专业机构。  

  (四)完善露营安全管理机制。协调配置郊外公园、草坪协管人员,改变绿地、公园、开放空地露营管理“无人区”状态。加强多部门合作,架构露营旅游预警、救助的绿色安全通道,完善预警救援保障系统。同时,强化安全营运意识和露营安全知识普及。进一步完善露营地医疗急救中心建设,将其纳入露营地质量考核,要求露营地设置清晰界限、服务设施和游览导向标识,通盘考虑水电、交通、餐饮、治安等安全问题,强化安全管理。大力开展文明露营、“无痕”露营宣传,积极引导参与者遵守露营规范,不单独进入未开发、未开放的区域,注意野外用火安全,文明露营,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