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百千万工程”推进文旅赋能县镇村发展的提案

2024-01-23 18:14:09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赵红

  内容:

  自我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省委书记黄坤明多次强调,“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要求全省上下拿出头号工程的力度,形成头号工程的势头。2023年11月6日,省委在茂名市召开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黄坤明书记站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高度,对全省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进行再部署再强调,为推动广东现代化建设展现新气象、迈上新高度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实践路径。我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文化和旅游是重要的着力点,大有可为。建议充分激活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传承中挖掘精神内涵、赋予时代价值,在活化利用中留住老味道、讲好新故事,在融合中找准新路径、塑造新优势,大力发挥文化旅游赋能县镇村发展的积极作用。

  目前,文旅赋能县镇村发展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一)乡村旅游发展质量还不够高。当前我省乡村旅游开发多为散点式分布,主题鲜明、特色突出、集聚发展带动作用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不多;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对乡村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吸引力不足,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不够,乡村民宿和乡村酒店品质有待提升。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存在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与乡村资源和人员经费配套不平衡。大量的乡村文物文保级别比较低,未能充分活化利用。

  (三)旅游新业态培育仍不足,精品示范项目、高品质旅游产品不够多。传统旅游景区智慧化转型不足,露营旅游、房车营地、工业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新业态培育不足,精品示范项目和高品质旅游产品较少,服务品质不够好,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待提升。

  为此建议:

  (一)加强示范引领,推动打造一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典型镇村。研究制定支持文旅特色镇提质升级的政策举措,优化细化全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镇建设标准,指导各地按照标准做好提升工作,选树一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镇典型,建成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镇。加快制定出台全省乡村旅游景区创建指引,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景区。

  (二)壮大乡村住宿产业,推动乡村酒店(民宿)高质量发展。强化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总体思路,立足干净、卫生、安全等具体要求,研究制定乡村民宿、酒店管理标准,在强化金融支持、优化产权结构、引入战略投资等方面予以引导和规范,着力打造具有广东特色和竞争力强的乡村民宿、酒店品牌,培育壮大乡村文旅住宿产业。

  (三)健全产品体系,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增效。着眼于满足群众出游新需求,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产品体系,打造一批民俗游、文化游、红色游、滨海(内河)游、森林康养游等特色产品和精品线路,培育更多“两天一宿”“三天两宿”优质乡村旅游产品。支持乡村自驾游服务等旅游新业态发展,推出多类型的乡村特色自驾游线路和产品,打造品牌形象鲜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四)实施乡村文化更新计划,推动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关注小切口、大民生,打造乡村文化新空间,推动市、县文化馆、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新空间的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织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支持培育壮大乡村文化指导员队伍和乡村自办文艺团队队伍,创新举办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不断丰富乡村文化供给、提升群众艺术素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深度开发乡村文物资源,推动乡村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进一步摸清乡村文物底数,完善文物保护名录,推进乡村文物保护工程建设。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方式,支持指导乡村古建筑活化利用为旅游景观、休闲娱乐场所、乡村历史文化展馆等,打造一批集科研、教育、游憩为一体的乡村文化空间。

  (六)加强宣传推介,推动打造“粤美乡村”形象品牌。加强与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的合作,聚焦县域景区建设、文旅特色镇村建设等主题,通过“省内+省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以政府搭建平台、业界交流对接、媒体宣传推广的模式,策划推出系列高质量的专题宣传推介活动,加强对广东乡村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资源和线路产品宣传推广,进一步擦亮“粤美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省内外游客到乡村旅游休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