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人: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内容:
绿美广东的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原则,把实施森林质量准确提升行动作为重点建设任务。我们建议从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采用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提升森林质量,建设贴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
一、我省引入近自然森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近自然森林经营系统地促进森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生物多样性。近自然森林是指以原生森林植被为参照而培养和经营的,主要由乡土树种组成具有多树种混交,逐步向多层次空间结构和异龄林时间结构发展的森林,进而达到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是最接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模式。
二是近自然森林经营已成为国内外森林经营共识理念。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最早由德国提出,并在20世纪90年代全面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通过人工林的近自然改造等各种技术措施,达到森林生态、社会和经济等高度和谐,被誉为世界林业发展的典范。我国北京、河北、安徽等地也陆续开始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的试点工作。北京市自2008年在中德林业技术合作中开始开展近自然森林经营示范,后在全市推广,并相继出台了相关技术规程和政策。
二、现状分析
针对森林中存在的树种单一、低质低效、病虫害频发以及区域生态功能效应低等问题,我省提出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省林业局还出台了相关技术指南和行动方案,各地也加大行动开展林分优化、森林抚育等工作,并提出绿化应选用乡土阔叶树种、科学进行森林砍伐应、顺应自然规律进行森林抚育等与近自然森林经营原则相一致的做法。但这些措施缺乏系统指导、行动分散,整体生态效应提升有限。而近自然森林经营是一个系统工作,有一系列的科学实施技术体系和措施,包括经营及作业设计调查技术、群落生境制图及经营计划技术、目标树单株木林分施业体系、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和森林动态监测评价技术等主要方面,以及不同森林演替阶段的经营措施、林分结构的经营措施、择伐作业措施、森林的检测和评价措施等等,可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全面提升,有助于系统地解决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森林质量提升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三、建议
一是明确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目标和原则。在我省森林质量提升的相关政策文件、森林发展战略规划、城市绿色管理中,应明确近自然森林经营原则,明确森林保护的目标是培育混合型、多层次和近自然化的森林。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建设、规划和管理条例中,也应将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作为目标。在城市绿化也应以近自然森林原则,采用本地乡土树种、建立多样化的种群群落等措施。
二是制定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案。近自然森林经营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议制定一套完整的近自然经营的方案和规划来实现全省近自然森林经营:针对不同的森林类型,如接近自然状态的森林保护区、半自然森林和人工林等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同时涵盖从森林调查、作业流程、技术规程、森林评估、经营措施等各种方面的具体操作指引。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实施方案可以从省向各地市、县区逐级推进。
三是建立近自然森林经营的保障体系。这些保障体系包括制定技术标准、提供技术支持和设立专项支持基金。建议编制《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规程》和相关森林标准,对于森林演替阶段、林分结构、择伐作业、近自然森林经营操作程序、评估工作等提出了技术要求,明确近自然森林的相关技术参数,包括近自然度参数、多样性和变异性参数、森林结构参数、森林产品参数、立地条件和环境相关的参数等。并且成立专业技术机构和建立专业技术团队,围绕近自然森林经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和难题进行攻关,并为实施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此外,也建议省级层面成立近自然森林经营的专项基金,为各种类型的近自然森林经营提供资金支持。
四是开展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示范工作。建议建设近自然森林经营示范区作为样本,为其他地区建设提供示范作用。示范区的建立可以考虑选择不同类型的森林作为示范。一是考虑选取国有林场进行近自然森林示范,由于其经营主体明确、可控性强,可全面开展近自然森林经营,重点加强培育生物多样性和提升森林碳汇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森林产品。另一方面城市周边森林公园的近自然示范区,城市周边地区的森林公园,其森林的效益主要为生态防护和社会文化服务为主,对其进行近自然化改造和经营,发挥生态价值和社会服务价值。此外,还可以针对各种不同类型森林进行示范等,示范区可以去国内外相关组织合作,打造全国或者全球示范。
五是加强宣传和教育,让近自然森林经营观念深入人心。应通过各种媒体,制作宣传册和小视频等方式,加强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宣传。也应加强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教育,包括科普教育和技术教育,科普教育可通过示范单位建立科普基地,加强对中小学生、普通市民、农民等各种不同人员的科普教育。对于专业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应与大专院校合作,组建讲师团队,开展各种讲座和专业技术培训等形式,推广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