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我省技术要素市场体系的提案

2024-01-23 17:51:56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

  内容:

  2022年11月19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印发《广东省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健全、高效优质的技术要素市场体系,构建形成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随着科技成果“三权”的下放,以及股权激励、作价入股等措施实施,科技成果“有没有权转”“有没有意愿转”已经不再是拦路虎。“有没有成果转”以及“是否转得顺”,成为新的改革课题。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步入深水区,未来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疏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网络中的现实堵点。

  当前,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不健全的转化体制、错位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不成熟的科技成果、不足的企业承接能力,转化关键环节缺乏资金、缺乏专业和高水平的转化团队、缺乏高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及支撑体系的不完善等方面。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成果产业化和孵化基金的扶持力度

  现有的各类科技计划经费主要集中在研发阶段,而对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孵化等关键环节投入不足。建议科技主管部门对现有各类科技计划进行优化,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科技计划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验证、中试进行支持。同时,通过政策和政府资金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设立产业化研发基金、孵化基金或成立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多层次、多渠道地加大产业化前期的研发和孵化投入。

  二、以新机制邀请企业参与科技研发的全过程

  传统的科技研发流程中,研发和转化是脱节的,研发没有围绕转化的目的展开,研发出的所谓“成果”要么不能满足商业化的要求,要么与市场的实际需求相去甚远。要探索以“揭榜挂帅”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挥技术专家作用,到企业中共同挖掘技术需求,破解企业技术需求“提不出、不精准”等痛点。邀请企业参与到科技研发的全流程中,建立科技人员和企业人员双向协作机制,科研单位可以通过科技特派员的形式选派科技人员到企业工作,也可以聘请企业人员为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研发成果不断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熟化”。

  三、设立概念验证中心

  为进一步加速基础研究成果“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转化,弥补基础研究成果和产业技术产品之间的“断裂带”,要认识到概念验证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性,设立一些重点发展领域的创新验证中心。创新验证中心通过提供验证资金、配套种子基金、专家咨询服务、创业人才培养、孵化空间等途径,对创新验证项目进行个性化支持。对获得支持的概念验证项目,对接产业和金融资源,帮助其逐步明确市场机会与商业前景,对接中试工程化平台资源,优先对概念验证项目提供中试硬件支持和软性服务。

  四、促进中试和熟化基地开放共享

  中试是加速科技成果熟化的必要环节,然而,由于中试投入高、风险大、需要专业化工程人才等种种原因,科研单位的很多科技成果都没条件中试。建议支持科研单位通过自身建设、依托参股企业或者联合合作企业建设研发项目工程化中心或中试基地等多种方式发展中试资源,促进自身成果中试的同时,加大开放和共享力度,推动中试资源在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的开放共享,为其他科技成果提供中试和孵化服务。

  五、建立成果推向市场前的成熟度评价机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由于科研单位成果熟化程度不够,中小企业也未能对成果成熟度进行准确判断,造成科技成果在企业的转移转化过程中困难重重,甚至失败。建议根据行业领域制订科学、合理的成果(技术)成熟度评价体系,并依托第三方机构,运用同行评议、市场、用户、社会调研和信息分析等多种手段对成果进行成熟度评价,服务科技成果转化。

  六、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全要素加速转化服务

  整合社会上产业化创新资源,如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咨询中介机构等,挖掘成果潜在应用价值,建立成果数据库,提供评估、入库、推介、法律、金融、市场、落地孵化等一站式解决方案。面向科研院所科技项目,为其提供专业科技服务技术服务及行业资质认证服务等,实现“共享技术实验平台+快制中试平台+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政策服务+人才服务+法律服务+财税服务+市场应用”等全要素精准加速转化服务,帮助科学技术快速完成向应用市场的转型。

  七、完善技术经纪职业资格体系

  加快培育高质量的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提高中介机构的标准化程度,建立技术经纪人培育和管理体系,培育多层次技术转移人才队伍,重视技术经纪人培训和评价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