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人:谢祥娃
内容: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特点的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一是专精特新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专精特新企业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推动科技进步,提高整体经济的创新水平。三是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国际市场等手段,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我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四是专精特新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市场敏锐度和创新能力,能够迅速抓住市场机遇,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2022年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为33.5万亿元,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接近30%,不负“世界工厂”的称誉。广东制造业也在不断成长、升级,2022年制造业总产值突破了16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达到了4.4万亿元,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强,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地位不可动摇。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广东制造业存在的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美西方“脱钩断链”、全球供应链正在形成大分流等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前变化,如何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广东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我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一是专精特新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在行业研究等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制约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甚至会因发展方向偏差导致企业陷入绝境。需要政府部门制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进行政策指引,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动力”。二是制定和完善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研发经费补贴等方面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金,通过资金撬动和对社会资本引导,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技术开发和市场拓展,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强金融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融资成本,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改善创新和发展。五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专精特新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
二、建立和不断完善广东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专精特新企业赋能。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整合科研机构、高校、创业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等各类创新创业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平台的服务定位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各项资源,合作互补,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二是提升技术转化能力,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搭建企业与人才之间的信息和交流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为企业注入更多创新和发展动力。四是搭建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桥梁,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产业链水平。一是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与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二是优化产业链布局,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提高产业链附加值。特别应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链主”作用,通过行业领军企业“张榜招贤”等模式,引领专精特新企业对产业链的技术“堵点”进行技术研发,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三是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调整与重构中成长并发挥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