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借鉴北京经验推动AIGC产业创新应用,培育广东新质生产力的提案

2024-01-23 17:29:26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杨森平

  内容:

  自2022年11月30日OpenAI发布基于GPT-3.5系列的全新对话式AI模型ChatGPT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已经引发了产业格局的重大变革。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生成全新、原创的内容,如文字、图像、音乐、视频等,其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已经在各个行业和领域显现,无论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还是优化用户体验、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社会效益,AIGC都展现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市作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引领者和创新高地,早在2023年5月19日,北京就发布《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成为国内率先出台支持AIGC发展政策的城市。在AIGC方面的经验和成就值得广东省借鉴和学习,以推动广东省的AIGC产业创新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一、广东在发展AIGC产业创新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广东是我国经济大省,拥有强大的制造业、服务业和数字经济基础,是AIGC的重要应用市场。然而,广东在发展AIGC产业创新应用方面,与北京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广东尚未出台专门针对AIGC的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缺乏对AIGC的整体把握和系统推进,导致AIGC的发展缺乏统一的目标、标准和路径,难以形成合力和效率。

  2.核心技术和创新平台不足。广东在AIGC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与北京市有较大的差距,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创新平台,如大模型、生成算法、预训练模型、多模态技术等,难以支撑AIGC的高质量发展和应用落地。

  3.人才储备和培养体系不健全。广东在AIGC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相较于北京市存在一定差距。首先,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高等教育机构虽多,但在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顶尖教育资源较北京不足。其次,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广东省尚需提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效率。再者,人才吸引力不足,相对北京的高科技创新氛围和丰富就业机会,广东在吸引AIGC领域高端人才方面存在局限。最后,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完善,无论是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还是实验条件,均需进一步加强,缺乏系统的培养规划和实施路径。这些问题共同制约了广东省在AIGC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

  4.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探索不丰富。广东在AIGC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方面,与北京市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缺乏典型的应用案例和成功的商业模式,缺乏对AIGC的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难以发挥AIGC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二、对策建议

  结合了北京市在AIGC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以及广东目前的一些做法,特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北京市早在2023年5月19日就发布《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成为国内率先出台支持AIGC发展政策的城市等文件,明确AIGC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和保障。同时,应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AIGC产业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应用示范等方面,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这些方面值得广东借鉴。

  2.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打造数据特区。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和资源优势,探索建立数据流通规则体系和完善运营机制,推动数据的开放、共享、交易和保护,提升AIGC的数据规模和质量,为AIGC产业的创新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应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借鉴港澳在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数据隐私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构建数据特区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保障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

  3.发挥华为、腾讯等AIGC领军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集聚和协同创新。依托华为、腾讯等AIGC领军企业的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推动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形成AIGC产业的集聚效应和创新氛围,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入驻。同时,应促进AIGC领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共享AIGC的技术平台、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实现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

  4.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作用,建设算力算法交易平台,拓展商业化空间。借鉴北京市的做法,建立AIGC产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AIGC产业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增强产业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同时,应建设算力算法交易平台,为AIGC产业的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便捷的算力和算法模型的交易服务,降低开发门槛和成本,推动算法模型的发展和应用,拓展AIGC产业的商业化空间和价值。

  5.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推动成果应用,提升社会效益。结合广东的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重点推进AIGC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应用,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应用案例,展示AIGC产业的创新成果和社会效益。同时,应加强AIGC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应用,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公众福祉,增强社会认同和信任。可以借鉴北京市的经验,建立AIGC的应用示范区,推广AIGC的优秀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