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人:张嘉琦
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妇女健康关系到个体幸福和家庭稳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创新完善广东省妇女医疗保障体系并推动妇女医疗保险业务发展,其重要意义关乎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优化妇女发展环境、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以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建设。
一、现状与问题
妇女的身体健康问题仍然亟需广泛关注,尤其是她们面临着多种疾病威胁。例如,“两癌”即乳腺癌和宫颈癌是影响妇女健康的重要问题,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特别是农村显著高于城市。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年轻妇女宫颈癌也呈上升趋势。而且,女性健康还面临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重大疾病威胁,还有婚检、产前产后检查、妇科检查以及青春期和更年期的精神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全人的健康保健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妇女健康问题的关注与防治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
广东省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保障差距明显,而城乡差异更使得妇女在获取高质量医疗服务方面落差巨大,从而掣肘了整体社会健康水平的提升。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妇幼健康宣传
此乃提升妇女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在线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覆盖不同人群。「在线」可以利用“粤妇幼”微信公众号和省妇幼健康信息平台等数字工具,发布权威的健康知识和政策信息,提供互动问答、健康测评等功能,让更多女性便捷获取相关知识与服务;「线下」宣传同样重要,尤可赋能农村妇女。可在社区/学校/医疗机构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义诊活动/分发宣传手册/邀请医务专家面对面咨询与指导。籍此在线或线下的联动宣传,有效增强妇女健康意识/重视自身健康管理/传播科学健康理念/普及利用妇幼健康服务/整体提升健康水平。
(二)提升预防意识
针对乳腺癌、宫颈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提升预防意识是关键。定期体检、早筛、自我监测能显著提高早期发现率、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因此,强化宣传预防意识至关重要。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公益活动、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定期体检和自我监测的习惯以及「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
(三) 加强推广“两癌免费筛查”政策
强化广东适龄女性“两癌免费筛查”政策落实。首先,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适龄女性了解“两癌”筛查意义及相关政策;拓宽多种渠道,广泛传播“两癌免费筛查”信息,确保每位符合条件的女性均能获取服务和支持。其次,优化筛查流程,提高服务便利,如更多设立筛查点,尤重偏远和农村,覆盖适龄女性。同时,简化预约程序,如在线预约服务,减少就医过程所耗时间和精力。再次,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升专业指导和咨询的服务品质。最后,政府还应建立健全后续服务机制,确保筛查后针对异常情况的及时跟进,包括医疗服务和心理支持。
(四)优化妇女医疗保险业务
优化妇女特有疾病医疗保险业务至关重要。例如,根据《2022中国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发布的数据,乳腺癌患者平均治疗总费用高达20.6万元,其中自费部分达11.1万元,而64.2%的患者家庭年收入却低于10万元,可见治疗费用重压着许多普通家庭。因此,提升妇女特有疾病的报销比例,尤其当患者接受新型药物和高科技治疗时,能够舒缓经济压力。
(五)建立专项激励机制
政府应绸缪专项倾斜政策,针对购妇女专项医疗保险群体减免/优惠税赋,如抵扣所得税/宽减税费,鼓励更多女性加入保险体系。例如,年收入较高者,规定每年购买指定专项险后,部分险费可从个税中扣除,假设一名女性购买一份涵盖乳腺癌/宫颈癌产品,保费3,000元/年,若政策宽免20%,则可减负600元/年,是项优惠必促她们更愿投资于保障自身健康;而中低收入者,该激励机制亦可减负,助其更易获保障,减少重疾而致经济风险。
(六)推动政府与商业保险联动
建立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机制,探索“基本医保+商业保险”模式。建议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商保公司参与重大疾病保障体系建设,共担高额医疗费用压力。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财政补贴妇女购商保产品,提升参保积极性。上海市已与商保公司合作,推出女性特定疾病医保项目,减轻了女患经济负担;北京市加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妇女便捷获取基础医疗保障和健康咨询。本省可借鉴这些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优化本地妇女医疗保障体系。
(七)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建议组建由卫生健康、财政、医保等部门及保险行业构成的联合工作组,统筹妇女健康保障政策,聚焦各类难题,齐抓共管,协同推进。
推动公共数据共享,强化部门间数据整合与协作,破信息壁垒,消数据鸿沟,互通卫生健康/医保/商保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妇女健康风险和保险需求,为政策制定提供精准科学依据。推动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共享健康和理赔数据,提升保险理赔和健康管理服务效率,进一步优化女性健康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