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抢抓银发经济“元年”机遇,培育发展我省老年用品产业的提案

2025-01-14 22:36:17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民进广东省委员会

  内容:

  2024年1月,国办1号文出台——《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2024年也被誉为中国银发经济“元年”。

  老年用品产业是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民生产业,是“银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发展老年用品产业,是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激发新内需、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抓手。

  一、广东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省老年用品企业覆盖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9大类、29个国民经济行业,老年用品规上企业约6000家,2023年工业总产值5538.03亿元。“十四五”期间,全省老年用品产业增速将保持在11%以上,预计2025年产值将达到7000—10000亿元。

  我省已推动131家企业、202个产品入选国家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入选企业和产品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我省老年用品企业也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如广东中匠福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内老年用品企业参与了《适老家具通用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的起草,以标准化推动老年用品高质量发展。我省老年医疗器械、康复辅具产能居全国前列,其中轮椅、助行器等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过半、出口份额占比达70%。

  2023年,全球老年用品6万多种,日本有4万多种,我国仅有2000多种,老年用品供给缺口庞大。

  二、我省老年用品产业目前的困境

  (一)欠缺专门性政策支持,制约了产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政府对养老产业逐渐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但针对老年用品产业的专门性政策仍较少,政策支持力度也相当有限。

  (二)产业集群少而分散,品牌建设产业布局滞后

  老年用品企业遍布全省各市,但尚未形成产业集群,企业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协作与交流。企业在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成本居高不下,举步维艰。同时,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三)产品种类少、质量参差不齐,行业缺乏清晰规范标准

  目前老年用品大多集中在医疗康复、护理等刚需领域,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近年来虽陆续出台相关适老化产品标准化文件,但仍缺乏科学、细分化的质量标准和规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滞后于市场需求

  老年产品种类单一,数量少,功能配置不足。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能力,研发投入相对较少,仅靠简单的改进或模仿,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含量较低。产、学、研之间合作不够紧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无法及时应用到生产中,影响了产业的创新发展。

  (五)受认知教育、消费观念、支付能力影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中国老年人崇尚勤俭节约,对于非刚需用品购买意愿较低。很多老年人更倾向于将钱用于储蓄或用于医疗等刚需支出,消费动力不足。同时,大部分地区老年人收入低,支付能力有限,抑制了市场的需求。

  三、相关建议

  (一)加大老年用品产业政策支持,助力老龄用品企业发展

  建议进一步完善老年用品产业政策体系,加大对老龄用品企业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一是通过提供低息贷款、科研经费补贴、税收优惠、新增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初创型、小微型企业发展。二是通过税收减免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二)优化产业布局,打造高水平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发挥珠三角核心区引领带动作用,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建设老年用品产业园区、银发经济产业园,引导老年用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规模效应。

  (三)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加强老年用品市场监管

  加快制定老年用品质量标准和规范,为企业生产提供依据。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老年用品市场监管措施。加大对老年用品尤其是保健品、康复辅具等重点品类市场监管力度,严惩虚假宣传,杜绝“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建立便捷老年人消费投诉举报渠道,加强对投诉举报的处理和跟踪,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消费积极性。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创新提质能力

  鼓励成立老龄用品产业研究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强老年用品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鼓励企业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老年用品产业升级。

  (五)创新科普宣教方式,加强适老化改造宣传推广,塑认知促消费

  一是由政府主导,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教育等方式,普及健康、品质生活理念,引导老年人转变观念,增加消费。二是创新科普宣教方式,鼓励建设科普体验馆,从“了解-理解-应用”三个维度,以“产品+服务+科普”为原则,让老年人及其家属、从业人员、养老专业在校学生等感知和认识养老服务业和老年用品产业。同时,加大适老化改造的宣传推广和实施力度,营造养老、适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由过去普惠型服务对象向符合条件的社会老人延伸,由过去居家适老化改造向老旧城区的社区适老化改造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