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人:民建广东省委员会
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在推动科技飞跃、产业升级及整体生产力提升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23年底,广东已聚集了约48.9万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占全国总数的14.54%,位列全国前列。相关上市企业达1269家,占全国总量四分之一,预计到2025年核心产业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广东正迅速崛起为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
一、存在问题
(一)立法滞后与金融监管不完善。
一是AI立法滞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跨境流通、知识产权归属、隐私保护等问题日益凸显,但现有的法律体系未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二是金融监管法规不完善。金融领域与AI技术的融合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但现有的金融监管法规尚未全面覆盖AI领域。
(二)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滞后。
一是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缓慢。广东在AI领域面临“缺芯少智”的困境,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率低,依赖进口。同时,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产业标准体系的不完善也影响了AI技术的群体技术突破和融合发展。
二是应用场景拓展与市场需求挖掘不足。相较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广东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尚未充分挖掘,需要加大创新力度。
(三)监管“沙盒”试点标准不统一。
广东在探索AI监管“沙盒”试点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如不同地区、机构间的试点标准差异大,物联网与AI结合时的标准化难题等。这导致监管内容、审核标准不统一,影响了监管“沙盒”机制在全省的推广与复制。
(四)人才链、产业链与金融融合不足。
一是高端人才短缺与人才培养不匹配。广东对数据科学家、算法工程师等高端人才的需求旺盛,但现有人才储备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尤其在二、三线城市,由于激励机制不足和人才流失严重,AI人才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同时,现有的教育体系与AI产业发展需求存在脱节,导致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产业需要。
二是融资渠道有限与政策执行细化不足。与全球发达国家相比,融资渠道仍然有限,限制了AI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投入。同时,政府在推动金融与AI融合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在政策执行和细化方面仍存在不足。
二、对策研究
(一)完善立法与监管,保障人工智能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推动国家层面通过立法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边界,为智能社会中的技术应用制定清晰的法律与伦理准则。这些法律应覆盖数据跨境流通、知识产权归属、隐私保护等核心领域,确保技术应用的稳健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政府需从顶层规划上打破技术壁垒和政策障碍。
二是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监管法律法规,降低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退出的不确定性。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力度,减少投资者在评估企业价值和市场前景时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与深化场景应用。
一是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大对高端芯片、设计软件等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同时,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产高性能算力芯片的替代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标准制定方面,政府应组织相关机构和企业共同制定人工智能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等方面的标准规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二是深化场景应用。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多个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项目,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和推广,带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同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跨境贸易、对公交易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三)探索开展人工智能监管“沙盒”试点。
一是借鉴欧盟经验,率先开展人工智能监管“沙盒”试点。明确试点的范围、条件和程序等要求。
二是建立权威的行业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政策动态、技术进展和市场信息。
三是夯实人工智能安全的底座。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监管和保障力度,确保个人隐私、企业商业秘密和国家信息安全不受侵犯。
(四)实施国际化人才工程,强化金融支持与社会资本参与。
一是实施国际化人工智能人才工程。对接“东数西算”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实施院士引领、领军带动、骨干支撑工程,瞄准全球科技前沿,加快布局前瞻性的基础研究。推行“双导师制”,促进学生学术与实践全面发展,培养拔尖算力算法人才。同时,搭建与国际一流机构的合作机制,促进人才交流。实施“人才国际化继续教育工程”,设立海外创业园基地,加速人才国际化进程。开通“绿色通道”,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便利,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我省人工智能事业。
二是强化金融支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人工智能相关基金,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建立全省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提供“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实现“科创、资本、政策”三对接,为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单位提供差异化、一站式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