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健全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权益提案

2025-01-15 10:20:36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周世明

  内容:

  标准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更是市场竞争的“通行证”。如云南省花卉产业种植面积、产量、销量已连续29年位居全国第一。“云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其建立健全的标准化体系。“云花”标准化体系包括:全国综合标准类4项、全国标准类标准1项、技术规范类69项、全国检测及种质资源类7项,“云花”标准化体系基数大、种类多、范围广,标准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使标准体系与产业发展互为推动。这得益于云南省委省政府、产业及标准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有效地助推“云花”产业成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高产高效、动态迭代的现代化高原特色农业产业。

  又如,云南花拍市场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云南花拍市场的成功,离不开标准化体系。云南花拍市场的标准化工作始于20多年前,首次在我国引入了国际花卉标准的关键指标,以“荷兰花卉拍卖协会标准(VBN)”为参考模板,结合昆明本土种植环境和营销模式,制定了质量标准、交易标准、服务标准、物流标准、原产地种植标准等标准化体系,在昆明花卉产业中推广运用和逐步完善,成功提升了云花品质品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云花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云南花拍市场的成功案例,说明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对产业推动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广东是农业大省,如柑橘、柚子、荔枝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产业体量大、从业人员多、社会消费度高,但现代农业标准化水平仍有待提升,一些令人放心的优质农产品难以稳定获取和便捷辨认,而一些劣质农产品却会影响一片地域、一个行业,上下两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渴盼加快健全现代农业标准体系,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切实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标准化

  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引领,推广先进的绿色种植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制修订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技术标准,确保生产过程科学、规范。随着现代农机设备的进步,辅助精准播种、施肥、灌溉等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逐步投入使用,应当对新技术、新设施、新设备等制定作业标准规范,做好推广。

  二、切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

  一是健全农药、化肥使用标准。通过制定强制性标准,设定农药、化肥使用的最高残留限量,确保农产品安全。同时,加强对农药、化肥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并且推广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环保型农业投入品,减少化学物质的残留。

  二是健全添加剂、防腐剂等标准。制定严格的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使用的强制性标准,确保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安全。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更新标准。

  三、切实推进农产品品质品牌标准化

  制定并推广有绿色产品的认证标准,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环保、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加强对有绿色机产品的市场监管,确保认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推广地理气候标志认证,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加强对地理气候标志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其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应更加注重农产品品质溯源体系的建设,应用物联网、云技术等,对每一个上市交易的农产品都可追溯到生产源头,确保农产品品质和安全。

  四、推进政策落地落实

  一是加强培训宣贯指导。一方面,可通过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对农业生产者、加工企业和相关人员进行宣贯、培训、示范、指导,提高技术规范从业素养。另一方面,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加强用地等配套政策支持。根据农业生产技术规程所需,配套相应的用地、建筑政策,支持用于农资物品储存、产品检验、产品仓储等用途的农用临时建筑,规范农用临时建筑要求,如地面使用砖铺,不影响耕作层等。

  三是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对违反农业标准化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维护市场秩序。

  四是鼓励建设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点。加大政策奖励激励,推动更多农业企业和组织参与到现代农业标准化建设中来,形成示范效应,带动产业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五是对标国际高水平标准管理。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农业标准化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不断推进我国农业标准现代化、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