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人:孙湧
内容:
“免陪照护”服务和“无陪护”病房的工作内容差异并不大,均是在没有病人家属参与前提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向病人提供生活照护和基本护理服务,以此减轻患者家属压力。
一、现有问题
1.亲情陪护直面下岗风险挑战
过去为了顺利推动计划生育这一国策工作,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宣传“只生一个好,国家养你老”。随着国家几十年强制推行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娃政策,以及现在适龄年青人不愿结婚和生育,少子化已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家正加速进入老龄社会,老人生病住院,多个子女轮流照顾的传统陪护模式已无法持续。与此同时,当前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困难,独生子女长期脱岗照顾生病家人而导致下岗的风险正日益增大。
2.第三方护工培训体系不完善
各医院当前实际上存在着一批流动的护工,他们并不是经过有效培训并获得必要上岗资质的医疗护理员,社会认可度不高、缺乏职业晋升通道,无陪护行业普遍存在“招人不难招合格人难”的困境,医疗护理员队伍稳定性差。
广东各地市现阶段尚未启动医疗护理员的职业培训和技能认证工作,现有护工队伍培养主要由第三方服务公司开展,护工培训标准和管理尚未统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护工与病人发生点对点雇佣关系,护理过程缺乏医生、护士的有效管理和指导,极易发生服务纠纷。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福建省自2022年启动“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完善试点工作监督管理和保障机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完善“无陪护”病房价格政策等措施。
福建省已建立10个省、市两级医疗护理员培训中心,支持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参加医疗护理员培训。优化护理员培训体系,开展医疗护理员师资培训,修订完善全省护理员培训计划,规范医疗护理员的服务培训、监管和绩效考评。扩大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网络,在福建全省47家职业技术学院“老人照护”及11家技师学院“病患陪护”专业的职业能力考核机构基础上,纳入更多设置养老护理员专业的职业院校。
三、政策建议
由省人社厅联合省卫健委,按照《医疗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明确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及考核机构范围和资质认证流程,选取部分无陪护试点医院作为我省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从制度设计、临床实训、人员管理等角度进行规范化专业队伍培训,鼓励各地职业技术学院加大对护理员等需求量大的从业人员培养力度,完善更为精细、可行的培养方案,确保医疗护理员得到有效培训,持证上岗。同时规范医疗护理员的岗位评价标准,明确职业晋升路线,提升医疗护理员的服务质量和职业素养,稳定医疗护理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