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岭南名方”为抓手,推动大湾区中药院内制剂创新转化的提案

2025-01-16 16:21:11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杨寿桃

  内容: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发展作出明确指示,在前不久视察澳门听取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情况介绍时再次强调“传承创新中医药是件大事,要把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中医药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多方协同、持续发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简称院内制剂或制剂)是中医药发展成果的巨大宝库,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剂的推广应用和新药转化对于满足人民健康需求、降低全社会医疗负担、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岭南医学作为传统中医四大流派中的重要一支,享誉全国乃至世界。广东自古就是岭南医学的重要发源地和承载地,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点区域。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广东省中医药条例》、《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等,积极谋划推动全省中医药创新发展。2023年3月,省药监局、省医保局、省中医药局联合发起医疗机构制剂“岭南名方”遴选工作,将具有岭南用药特色、临床使用量大,在诊治费用、用药时长、疗效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医院制剂遴选出来,两批共遴选出“岭南名方”8个、孵育品种10个。在省级职权范围内,对入选“岭南名方”制剂的医保支付、跨境调剂、自主定价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了突破,初步扫除了中药制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障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省拥有有效院内制剂批文的机构75家,共有1884个制剂品种,其中中药制剂1380个。2024年全省院内制剂销售总额约7亿元。我省中药制剂尤其是“岭南名方”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具有很大的创新转化空间。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院内制剂由各医疗机构独立运营、内部使用,限制了制剂的推广使用和转化。院内制剂的开发、生产、使用和转化大多由各个医疗机构自行运作,通常仅局限于本院内使用,且受医生个人用药习惯和偏好影响较大,在缺乏重大外部推动力的情况下,短期内很难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使用和转化。

  二是投入产出比不高,医疗机构、相关主体推广转化的热情普遍不高。大部分院内制剂都存在利润低、用量小、批次多、质控难等特点,导致投入产出比不高。虽然“岭南名方”人用经验丰富,但临床证据级别较低,基础研究不充分,与新药审评标准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转化新药仍需要很大投入。在市场预期及经济利益分配上,相关主体之间存在较大分歧,导致各方对中药制剂推广使用和转化新药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合作意愿较低。

  三是缺乏价值评估体系和强有力的品牌宣传,院内制剂市场认可度和影响力不足。目前院内制剂还没有相对统一的市场价值评估标准,在真实世界证据评价、境外调剂市场拓展评估等诸多方面尚未形成共识,缺乏合作及互信交易的基础。由于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即便是“岭南名方”的影响力也仅仅局限在广东省内的有限区域,市场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严重不足。

  二、几点建议

  一是纳入规划、出台支持政策,成立专项扶持基金,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明确将院内制剂推广转化作为重点产业赛道,纳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统一布局,参照北上深等兄弟省市的经验,尽快出台具体政策,为中药制剂成果研发、生产、转化提供有效指引和强力支持。

  二是建设中医药转化产业园,推动院内制剂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建设集科研、生产、转化、营销于一体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配套建设具备会展、科普、诊疗、康复、养生、休闲等功能的特色基地,高标准建设区域性中药制剂创新中心,盘活存量制剂品种,制定标准、持续研发、集中生产、统一运营,推动院内制剂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打造岭南特色中医药产业集聚的“广东模式”。充分利用“岭南名方”入选制剂可在全省及港澳地区调剂使用、医保支付、自主定价、纳入长期处方管理、门特单次处方医保用药量可延长至12周等已经出台的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将院内制剂委托院外生产运营,合作推广转化,造福更多百姓。

  三是建设专业创新与转化服务平台,加速制剂成果转化应用。深化与制剂研发、生产、转化的知名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建设专业的院内制剂创新与转化服务平台,整合资源,突破共性技术,提供专业服务,培养专门人才,用好制剂新药转化注册帮扶政策,以成药性较高的“岭南名方”制剂为切入口,推动一批有核心竞争力、有显示度的制剂尽早成功注册上市。

  四是加大岭南医学和“岭南名方”的宣传力度。岭南医学及“岭南名方”在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华侨中具有深厚的文化认同,是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金字招牌,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岭南医学和“岭南名方”的发掘宣传力度,提高“岭南名方”知晓度、认可度、美誉度,扩大品牌影响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