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人:黎鸣山
内容:
疫后经济回温,社会治安虽然持续稳定向好,然而,不法分子的犯罪模式正发生重大转变,非接触式犯罪对社会大众的危害逐渐增大。近年来,电讯网络诈骗犯罪层出不穷,粤港澳三地屡有市民受骗,蒙受严重的财产损失。
根据澳门警方公布,2022年 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全球因涉及电话和网络诈骗造成的损失高达8.2万亿澳门元,澳门损失3.1亿元。2024年首三季,全澳电骗案件逾1500宗。香港方面,根据港府2024年上半年治安情况,诈骗案有19 897宗,当中62.3%涉及网上骗案,此外,去年首7个月,全港录得逾2.4万宗诈骗案,损失近51亿元。内地方面,据中国警察协会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诈骗占刑事案件的比例上升至60%,其中,绝大部分是电信网络诈骗。
因应不同地区的数据均能反映出电讯网络诈骗占比甚重,危害甚大。有见及此,本人今年的提案建议,完善粤港澳防骗联络机制,在政府、金融机构及民间宣传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一、粤港澳三地警方建立防止电骗警务机制专责小组,共享警情案例及反诈技术,共商防范措施及应对办法。
数据显示,澳门保安当局与内地公安部曾签署《内地公安机关代表团与澳门警方代表团打击防范电讯网络诈骗犯罪合作会谈纪要》,截至 2024 年 9 月,内地警方根据澳门警方的通报,对涉及 61 宗本澳诈骗的 317 个内地银行账户进行冻结,阻截骗款 985 万元人民币,赃款陆续按程序返还被害人。
由此可见,警务联络通报机制在打击防范电讯诈骗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亦取得不俗的成效。因此,建议粤港澳三地警方组成防骗专责小组,一方面,各地执法机构互通情报,联合打击罪恶;另一方面,在面对跨境诈骗案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协同打击,从根本上提高防骗效率。
二、粤港澳三地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建立可疑资金冻结机制,拦截不法资金。
有不少诈骗个案显示,骗徒一旦成功取得骗款后,会将赃款分拆成数笔小额款项,分多笔转账到异地银行账户。故此,三地警方与三地金融机构、银行业界,保持紧密沟通,组成拦截小组。一旦发现有可疑资金交易,立即通报,让不法资金即使流通至外地,亦能及时冻结,助力挽回损失。
三、设立防骗宣传及援助基金,制作深入民心的反诈骗影视作品,援助受骗影响重大的家庭。
粤港澳三地一衣带水,文化相近,近年来已有不少影视作品跨地域联合制作,亦有诈骗题材相关的作品上映后,引起居民的广泛关注。因此,建议由粤港澳三地政府牵头,设立防骗基金。一方面,以企业支持,联合政府防骗基金,制作反诈骗相关的影视作品,让诈骗桥段深入民心,避免居民堕入老生常谈的骗局手段中;另一方面,为受骗后出现重大影响的家庭提供适当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