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举并措稳住我省外贸市场份额,多方发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提案

2025-01-15 10:15:29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王声效

  内容:

  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省要坚决扛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政治责任,要更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全力稳住国际市场份额,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一决策对于我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年外贸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2024年我省外贸出口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2024年前11个月,广东外贸出口5.37万亿元,增长8.7%,广东外贸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快于全国增速。2024年前11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0%,快于全国增速5.1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8%,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40.9%。总体来说我省外贸形势是喜人的,韧性很强。

  尽管外贸出口数据好看,但国内工业企业利润的数据却有隐忧,利润总额同比都下降。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7%。我省的工企业利润及外贸出口企业利润显然趋同。调研过程中也了解到有的企业虽然接到订单,却赚不到钱,不接订单又担心工人会跑掉,就这样硬撑着等待转机。2024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地缘政治和俄乌冲突影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进一步上升,美国联合盟友在高端芯片领域加大出口限制,美英、欧盟对我国电动车等“新三样”加征高额关税;墨西哥也对我国商品征收35%关税,跨境电商平台征收16%增值税;2024年11月欧盟还通过一项法规,内容是“禁止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和提供任何使用强迫劳动的产品,或从欧盟市场出口任何使用强迫劳动的产品;”12月又发生了巴西比亚迪劳工事件。外贸领域摩擦和有关负面事件迭加发生,部分行业需求下降订单不足,这些都成为外贸稳增长面临的巨大压力。同时,外贸企业也存在着对外交流和参展成本高等困难以及对国际市场信息研判不明、不准、不畅通等问题,加大了企业对外投资、产品出口的困难和风险,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去解决。

  为化解外贸稳增长面临的巨大压力,需要培育和释放外贸发展的新动能,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现提出以下粗浅意见供参考。

  二、建议意见

  (一)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硬核发展

  商务部门牵头鼓励企业搭建数字化贸易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海外市场需求,让企业能够精准研发和生产符合市场喜好的产品。例如一些服装企业利用数据了解不同国家流行的服装款式、颜色等信息。

  加大研发投入,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等政策激励企业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争当链主。

  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从反馈情况看,欧洲市场非常看重产品质量,指导企业重视提升质量,就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东南亚地区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产品质量还是竞争不过国内,以时间换空间,我们仍能稳住市场份额。

  (二)促进贸易模式改革创新和扩大区域开放

  商务部门创造条件协调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方面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积极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挥沿海、沿边、沿江和交通干线等开放元素聚集优势,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

  (三)开拓多元市场和稳固市场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往来,通过举办贸易展会、开展商务洽谈等活动加深经贸合作,

  引导企业开拓自贸伙伴国市场,支持企业走出去,与进口商点对点的洽谈业务,争取订单,对多拿订单的给予享受退税减免等优惠措施。出口商在海外开拓市场和销售产品要走合法化、正规化的道路,不搞野蛮生长,要放眼立足长远,打造自己的信誉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要注重与当地人携手合作,让他们也能从销售链条中受益,这样不仅能更深入地融入当地社区,还能避免被排挤的命运。

  (四)优化服务和推进跨境信息交流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简化通关流程,推行“单一窗口”建设,让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办理进出口业务,为外贸往来人员正常的经贸活动提供便利。建设为企业服务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情报分析体系,帮助企业降低出海风险。给外贸企业提供无障碍访问国际互联网,方便外贸企业对外交流合作,也让外贸企业及时、准确掌握国外市场变化的信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避免因为施策不当造成损失。

  (五)为不外迁的生产性企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政府协调,商务、工信、税务等部门动员外贸企业生产线尽量不外迁,外部环境变化莫测,外迁风险大,工人不好管理。为此支持留下来的企业,为他们减负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如工业用电费继续下降,信用贷款支持和税收减免优惠,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包括为工厂提供低价汽油柴油卡,在全省发起降厂房租金、降实体店租金的浪潮,为企业生存发展营造更好的氛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