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紧抓“药食同源”认定契机,推动化橘红产业加速发展的提案

2025-01-16 11:37:19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周永卫

  内容:

  2024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化橘红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这标志着茂名化州市的道地中药材化橘红“药食同源”得到认定,化橘红从此能够进入食品保健等更多的销售领域。建议抓住这一机遇,明确大健康产业发展主导方向,参照“小青柑”发展路径创新打造调味茶饮品,使化橘红产品深度切入大健康产业赛道,推动化橘红产业快速发展。

  一、现状分析

  1.为什么要尽快创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抢抓产业发展机遇。新冠疫情期间,化橘红连续5次列入国家新冠诊疗方案,其独特的止咳化痰功能和诸多价值,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与认可。由于化橘红之前未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等局限,发展方向较为单一,产业链不完整,缺乏龙头企业拉动,品牌效应不明显,产品附加值偏低。

  2.为什么选择大健康产业和茶产业作为赛道——紧随国家产业发展大方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等国家政策相继发布,大健康产业已成为发展潜力极大的“未来产业”。茶是全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首,化橘红作为茶饮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其发展规划深度切入大健康产业与茶产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大方向,消费市场十分广阔。

  3.为什么选择做调味茶饮——作为茶饮基础充分,延续悬壶济世传统。作为现代天然健康产品,化橘红能够一味成药为健康保驾护航,但从感官体验感而言,单独品饮苦味重、口感差,市场接受度普遍偏低,而调味茶饮可以非常有效的解决这一矛盾。在化州乃至茂名民间,化橘红一直都有入茶的传统,与绿茶、普洱、红茶、白茶等拼配冲饮,以达到不同保健功效目的。其味苦后回甘,香气低沉,与其他食材、茶类混合之后能够完全融入,不夺食材和茶类的原味,而且能够达到快速提升原有食材茶类品质口感的作用。以茶为载体,推动化橘红走上千家万户的餐台茶桌,实现由“喝中药”向“品好茶”的转化,既是悬壶济世精神延续,也是产业发展的有力推手。

  4.为什么要参照小青柑发展路径——成功经验的复制。2015年小青柑一经推出,便迅速成为行业热点迅速风靡全国。2011年至2023年之间,新会陈皮产值从2.77亿元跃升到230亿元,小青柑可谓功不可没。化橘红与新会陈皮功效、性状等方面有同异,作为茶饮却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发条件,新会陈皮产业目前已经臻于成熟,可充分借鉴其经验路径。

  二、建议

  1.在国家、省级政策层面继续支持化橘红产业发展。化橘红是“中国四大南药”和“十大广药”之一,曾被列为明清两代宫廷贡品,并畅销东南亚地区,更被纳入《美国药典》,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名录。希望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从产业规划、经费扶持、会展推广、招商引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给予指引帮助,推动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

  2.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应以化橘红纳入国家食药物质目录作为全新发展起点,尽快调整、完善、建立产业发展规划全新路径。应立足资源禀赋,加强化橘红地理标志保护,深度挖掘化橘红非遗属性,充分考虑近期、中期、长期发展定位,凸显化橘红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优势。

  3.引入头部茶企业带动发展。建议尽快深度布局新茶饮行业,引入诸如大益、中茶、澜沧古茶等头部茶企业,借助其在茶产业链中配置各类资源的能力,研发新型调味茶饮品推向市场。通过系列产品持续提升化橘红知名度与美誉度,壮大产业规模,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激活市场潜力。

  4.打造现代化产业链。充分发挥头部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头部企业壮大产业,推动形成集群优势,提升化橘红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服务平台。全面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服务保障能力,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等系列完整产业链条。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化州宝山公园,以及具有“中华化橘红第一村”美誉的平定镇大岭村打造示范点,推广旅游消费体验,植入化橘红茶饮养生理念,扩大化橘红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

  5.推动完善制定行业标准。保护传承化州橘红的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品牌,制定遵守行业的准入标准。对种植、加工、存储等质量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做好系统开发,提高化橘红产品质量水平。加强质量检测体系完善,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病虫害出现、品种混杂品质退化等问题对化橘红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确保化橘红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台茶桌一系列生产制作流程规范健康,绿色安全,为产业规模实现几何级增长打好扎实基础。

  6.讲好化橘红故事。化橘红种植使用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化橘红在《神农本草经》,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建国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均有记载。至今民间还流传着龙化橘树、鸟送橘种、罗仙植橘、范公识橘、州官治咳等关于化橘红的神奇传说。应致力于化橘红药用价值、食用保健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挖掘和传承,系统整理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为品牌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化橘红产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