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广州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的提案

2025-01-16 10:12:06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伍楷舜

  内容: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指出要全面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加强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对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球人才竞争态势及引进海外青年人才的重要性

  当前,全球正处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吸引高端人才,以期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例如,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通过优化移民政策、提供优厚待遇等方式,积极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加大引才力度,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通过实施重点人才支持计划等政策,吸引了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

  然而,面对全球激烈的人才竞争,我国在某些领域仍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急需紧缺领域,高端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大海外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州南沙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的重要意义和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均明确了南沙作为国际化人才特区的战略定位。南沙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人才特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南沙在国际化人才引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与中国香港、澳门紧密相连;二是政策支持力度大,出台了包括“国际化人才特区9条”在内的多项政策措施,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三是产业基础雄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南沙在国际化人才集聚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存在:一是欠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高校、头部企业、大型平台;二是人才引进政策创新不足,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三是高端人才住房、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仍需进一步完善。

  三、进一步加强广州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的措施建议

  1.加强平台建设:加大对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重点引才平台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港科大(广州)二期建设,进一步支持港科大(广州)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申报和建设工作,更好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吸引、汇聚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校、跨国企业在南沙落户,努力形成聚集效应、规模效应、虹吸效应。

  2.突出引才重点: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和广州南沙地理位置、政策高地、国家级新区和人才特区等优势,依托港科大(广州)的引才平台吸引海外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博士、博士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指示要求,重点面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围绕战略布局、高精尖缺、急需紧缺领域引进杰出、领军和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

  3.创新引才机制:扶持、培育一批国际人才猎头企业,利用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创新全球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机制,实现精准引才,提升人才引进的效率和效益,吸引更多外籍和国际化高层次人才。

  4.优化政策环境:建议进一步优化完善南沙的人才引进平培育政策体系,特别是针对急需紧缺领域的青年人才,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政策。例如,对人工智能、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领域的顶尖人才给予更高的薪酬补贴和税收优惠。避免急功近利,坚持引育并举,对海外引进人才和长期扎根南沙的高层次人才在资助和奖励等政策方面保持适度平衡。

  5.提升服务保障:按照国际标准、优化布局广州南沙国际学校、医院、各类基础设施等,为外籍人员及家属提供全方位、国际化、舒适便利的服务保障。

  6.营造国际化氛围:加强文化交流和融合,营造尊重多元文化、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海外青年人才来南沙工作和生活。注重国际化能力建设,将国际化能力和素养纳入广州南沙各级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的考核指标。

  通过多措并举、形成政策措施组合拳,努力提升南沙的国际化人才集聚能力,助力广州南沙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人才特区,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