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预留)属地文化、特色产品销售门店的提案

2025-01-16 10:09:10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张运华

  内容:

  建设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将有效打通交通运输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节点,是各部门合力推进助农兴业、交旅融合、“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针对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属地文旅宣传、特色产品销售相关度不高的情况,现就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预留)属地文化、特色产品销售门店事项,提出有关建议。

  一、主要现状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等工作部署,有力推进全省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规划建设,经省政府同意,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于2024年2月20日印发《广东省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进一步拓展提升我省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服务水平,对已运营服务区采取微改造方式,搭建助农服务点、特色产品展销平台等,更好地助力乡镇振兴。6月27日,印发《广东省高速公路助农兴业服务区省级改造方案》,继续深化特色服务区建设,切实助力地方产业发展和乡镇振兴。

  1、按照《广东省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要求,2024至2027年期间,全省完成建设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45对/86个(含单侧服务区4个),将特色服务区着力打造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平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展示岭南文化的新名片。江门市辖区将在2024年建成黄茅海服务区。

  2、按照《广东省高速公路助农兴业服务区省级改造方案》要求,全省拟打造不少于90对助农兴业服务区,搭建助农服务点、特色产品展销平台等,进一步拓展提升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服务水平。以梁金山服务区位例,开设当地优品馆专卖门店,已于2024年6月18日对外营业,专卖店精心挑选了超200种极具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和文创产品进行展销,推动“开平优品”走向全国,助力该市乡镇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是文化与产品关联“错位”。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属地文旅宣传和当地特色产品销售与属地相关度不高。如珠三角各地高速公路服务区,均有销售阳江“十八子”的产品,且铺位位置条件较好、面积较大,而服务区所在本地特色产品专卖店较少,本地文旅资源宣传等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招标规则门槛高,铺位预留“空白”。一方面,服务区没有考虑属地企业的需求,未预留属地企业可利用的铺位,寻找合适的铺位存在较大的困难。另一方面,高速公路服务区商铺全部按照商业模式运作,需要通过广东通驿高速公路服务区有限公司等业主单位的招商平台公平公开招标,由潜在企业主动竞标(3天报价期内可多次报价,价高者得)争取获得租赁铺位,竞标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属地企业往往以销售特色农产品为主,培养市场需一定的周期,初期经营效益较低,寻找租金高、位置好的铺位存在较大困难,需予以一定的扶持政策。

  三、有关建议

  一是省级统筹规划,强化政策引导。一是由省级层面制定规划,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预留)一定比例的铺位、展位,提供属地政府有关部门或特定企业使用。二是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补贴入驻企业的租金、装修费用等,奖励运营有显著成效的企业,对积极参与特色服务区建设的属地政府、企业等,在税收优惠方面给予倾斜。

  一是优化招商运营,打通企业参与渠道。针对招标门槛高的问题,改革招商模式,对销售属地特色农产品或文创产品的微小企业,设置独立的招标渠道,降低租金权重或免租金提供铺位、展位,重点考核本地文化特色与其产品的关联度、产品质量、创新能力以及推广能力等等。

  一是各方协同合作,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一是地方政府结合高速公路服务区地理位置、目标受众、展品特点等情况,统筹组织各部门加强协调和分工合作,形成工作合力打造成为彰显地域特色、展示地域形象的重要窗口和推广属地文旅资源的靓丽名片,突然地方特色,有效展示属地文化旅游资源和开展本地特色产品展销。二是政府与企业成为战略合作关系,政府协助企业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组织产品货源、培训从业人员,企业为政府提供展示平台、反馈市场信息,双方互利共赢,共同推动服务区高质量发展。

  联名人:张超,高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