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要完善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工作机制,多做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2024年,广东省政协坚持在凝聚共识上做文章,聚焦“四心”工作创新方式方法,搭建广泛多层交流平台,促进各界思想深度碰撞与融合,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汇聚磅礴力量。
▶ 在学思践悟中持续强信心
思想就是力量,旗帜引领方向。
一直以来,广东省政协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第一时间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多形式、制度化的集体学习和专题研讨,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准确把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学习是人民政协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也是引导广大委员坚定政治立场的“制胜法宝”。2024,广东省政协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了7场“同心学习”、4次“国是学堂”,同时,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等专题,常态化开展集中学习、理论研究和委员读书活动,加强思想引领、巩固政治共识。
领导带头学、委员示范学、机关干部全员学……在广东省政协,学习是一种常态。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省政协发动委员500多人次开展线上线下宣讲,深入200多家民营企业解读“两个毫不动摇”等政策举措,紧扣“七个聚焦”召开助力改革研讨会,引导各界争当改革行动派、实干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广东省全国政协委员胡德兆表示,作为民营企业,要坚定发展信心,深入践行全会精神,主动参与涉企改革,着力提升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水平,追求高质量发展。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大省挑大梁”,是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省政协主席林克庆要求:“我们要发挥好委员优势和作用,用好委员会客室、委员工作室等各类平台载体,深入基层、深入界别群众、深入企业,开展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的工作,团结引领社会各界全面辩证看待经济形势、发展大势,推动改善发展预期、增强发展信心。”
2024年9月中下旬,省政协副主席袁宝成率团赴深圳、东莞围绕“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开展调研。一路上,袁宝成与委员、企业家代表深入交流,“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大多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这个时候,政协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助力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壮大,推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像这样的讨论场景在2024年以来屡见不鲜。在会场外、调研路上,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分别与有专业专长的委员和专家学者、行业代表,以“主席·委员专家深聊会”的形式,就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前瞻性、细分领域问题进行小范围深入交流,把问题研深议透,提高建言精准度。2024年以来,共举办52场,先后有150多名委员参加的“深聊会”,许多意见建议已转化为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等方面的政策举措。
2024年11月21日,“同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学习座谈会”在省政协召开。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城镇化工作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吴越涛作专题辅导报告,向与会人员系统阐述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思路举措和工作方法。
省政协副主席邓海光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调动和发挥好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推动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此外,还有关于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同心学习”接连开堂,帮助省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常学常新、常悟常进。
交流就是最好的学习,而交流协商正是政协的“看家本领”。省政协民宗委转变专委会主任会议、全体会议召开形式,采取“学习﹢研讨﹢考察”,组织到民族地区、宗教活动场所、与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人士等开展现场学习交流。同时,省政协民宗委还创建“石榴籽·委员沙龙”学习交流平台,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民族宗教有关专题,分别在六榕寺、纯阳观、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举办了三期。省政协民宗委主任李秀英说:“通过交流学习,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 在联系群众中广泛聚民心
“深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多做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画好新时代最大同心圆,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广东现代化建设。”在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闭幕会上,林克庆的话引发委员强烈共鸣。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2023年,省政协组织调研组以“探索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为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在2024年制定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对“联系谁”“联系什么”“怎么联系”“联系要达到什么效果”“联系情况如何纳入履职综合评价内容”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
省政协秘书长陈文明说,省政协把加强委员工作室建设作为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重要抓手之一,加强对委员联系群众工作的规律性研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推动其不断成熟定型。
2024年,省政协的委员工作室工作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例如,省政协社法委委员工作室先后组织近20名法律专业委员围绕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助力企业合规建设等主题召开研讨会,研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还组织委员到企业宣传普及民法典,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等。
省政协农业农村委结合农业界别工作特点,探索在委员工作室下设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将委员工作室延伸到田间地头的生产基地、产业园区和乡镇农村,打造各级政协委员学习交流园地、有效履职阵地和联系界别群众场地,打造助推“百千万工程”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平台。
2024年7月,广东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政协委员工作室(佛山大学)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揭牌成立。“我们的建设目标: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桥梁、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凝聚共识的平台。”省政协委员、民盟佛山市委会副主委韩定安表示,结合党派界别力量,以省政协委员工作室为依托,成立民盟佛山市委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众人拾柴火焰高。2024年,省政协全面落实“跨”“联”“提”工作机制,各专委会纷纷开展了“跨”“联”“提”工作实践探索,共发动200多名委员有序跨专委会、跨界别、跨专业履职,与全国政协9个来粤调研组联合开展视察调研,与省各民主党派、市县政协开展12次联合调研协商,持续在调查研究、协商建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升质效。
省政协委员胡芳军说,通过参与跨专委会、跨界别的调研和协作,委员们可以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委员们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专业互补提升建言资政的质量,体现了协商议政的系统性、广泛性。
看得见的“委员工作室”履职尽责,看不见的“委员会客室”同样给力。省政协委员们在“粤省事”微信小程序上轮流值班,围绕生命健康、交通发展、教育和医疗等民生话题,为网友答疑解惑。在这个过程中,政协委员及时协助党委政府做好阐释政策、引导预期、理顺情绪、增进团结的工作,更好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
省政协委员诸葛宁军在6月21日值班“委员会客室”,他与网友互动的题目是“让储粮插上‘科技的翅膀’”。“本次值班,我直观地了解到群众的关切和需求,对社会脉搏有了更精准的把握,这种直接的民意传递,对我更好地履行委员职责和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提供了有力支持。”他表示,线上会客触动他更加深刻理解“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也启发他更高效地推动工作,群众关心的储粮科技发展、节粮减损、食品安全、粮食保鲜等问题都是他下一步开展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 在履职为民中用情暖人心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看一次病需要多次挂号。”省政协常委曹志伟在就医时的亲身经历引发了他的思考。为此,他到广州市多家医院开展了实地调研。
在收集过百名患者的诉求后,曹志伟撰写了《关于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的建议》,里面涉及了“看一次病需多次挂号”“老年人不会线上预约而无法挂号”“线上问诊有待规范”“病例数据无法共享”等群众在实际就医中普遍遇到的难题。曹志伟把提案发到省政协委员群里,立马有20名委员纷纷参与联名。提案被立案后,由省卫健委负责督办。
2024年,广东多个地市开始了“挂一次号管三天”的试点。曹志伟与几位联名委员一起做了多次回访和继续走访调研,发现广州市内部分医院已实施提案中的部分建议并试行,且逐步推广“挂号一次管三天”政策。部分医院部分科室可以凭上次看病开的检查单及结果直接找原来医生在其门诊结束前,请医生查看检查结果后开药;个别医院部分科室医生可以网上问诊并开药快递到家,解决非广州市内患者的舟车劳顿之苦。
该提案被评为广东省政协2024年度优秀提案。“获得优秀提案,是对我履职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凸显了省委、省政府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的决心,让我看到了提案建议落实的希望。”在提案的基础上,曹志伟进一步建议指出,医疗改革应重点培养更多优质医生,提升高水平医生的待遇,吸引更多人投身医疗事业,提升市县医院整体水平,分流部分患者,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提升医疗水平和医护服务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就医过程中的痛点问题。
这是广东省政协委员以提案为抓手履职为民的一个缩影。2024年,省政协委员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教育、就业、医疗、托幼、养老、住房保障等提出提案250余件,助力民生保障、社会法治,组成了一幅政协为民服务的生动画卷。
这一年,委员们更多地走进基层、走近群众,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省政协科教卫体委积极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联合有关党派、专委会、市县政协开展送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下乡等系列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省政协常委丁邦晗参与了2024年5月10日开展的“送医送教下乡”活动。他以“常见急危重症自救互救”为主题,通过真实案例向师生们强调了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生动地阐明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救护理念,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烫伤、异物阻塞气道、心脏骤停等症状的判断急救理论和施救技巧,并现场演示心肺复苏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教学,使他们熟练掌握急救技能。
“我们做医生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是服务的地点不一样。通过‘送医下乡’,不仅可以为基层群众诊治疑难杂症,还可以借此机会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传帮带’力度,提高基层医疗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实现更大价值。”丁邦晗建议,可以发挥界别优势,发动更多的非政协委员的医生参与到“服务为民”活动中,同时做好“送医下乡”的配套服务,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2024年,省政协社法委打造了“法治巡回讲堂”工作品牌,聚焦民生实事,以多样化法律宣讲帮助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更好知情明政、履职尽责。胡芳军先后参与了三期“法治巡回讲堂”,围绕“涉外商事纠纷风险防控与司法实务”“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实践路径”“宪法之光:宪法意识与公民权益守护”主题开展宣讲交流。他表示,“法治巡回讲堂”搭建了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的沟通交流平台,加强了政协与企业、妇联、检察院、学校等部门的交流联系,发挥了人民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和“重要渠道”的作用,为促进现代化法治建设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4年,省政协围绕加强家庭与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家校社协同育人开展专题调研协商,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开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专题调研,召开“推动区域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对口协商会,举办“企业家委员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考察活动,用务实举措助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件件提案建议、一场场协商议政、一次次视察调研,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的心血与智慧,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擦亮“人民至上”的鲜明底色。
▶ 在促进团结中携手筑同心
画好最大同心圆,是人民政协践行初心、使命担当所在。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广东省政协把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作为厚植爱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的重大契机。
早在2024年5月,省政协就印发关于《广东省政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方案》的通知,系统部署学习宣传任务,精心举办富有政协特色的“八个一”活动,团结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坚定“四个自信”、增进“四个认同”。
2024年初,在省政协召开的“主席·委员专家深聊会”上,艺术家们表达了礼赞祖国辉煌、共襄文化盛举的心愿。省政协予以大力支持,成立了国画长卷创作活动组委会,由林克庆担任总顾问。长卷创作自提出意向到顺利完成创作,历时近八个月。艺术家们众志成城,日夜奋战,各擅胜场,交流合作,充分展示了岭南美术界真挚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团结民主的工作作风。
2024年10月17日,《岭南春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型中国画长卷专题展》如约而至,在广东美术馆二沙岛本馆区露出真容。人们闻声而至,细细观赏,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岭南春早》精选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富有代表性、艺术性的历史名胜、人文景观、现代地标串珠成链,以笔墨丹青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本次长卷创作既是全省政协的一件盛事,也是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件实事。”省政协副秘书长洪晓龙指出,参与创作艺术家共45人,包括了全国和省市县(区)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宗教界人士和港澳台侨艺术家,充分彰显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优势作用。
团结就是力量。省政协深刻把握人民政协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中的职责定位,2024年,省政协党组成员同党外委员深入谈心交流200多人次,定期召开省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秘书长座谈会,邀请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491人次参加政协调研协商活动,不断增进与党派团体合作共事。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社会结构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矛盾问题复杂,凝聚共识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省政协充分发挥广东毗邻港澳、侨务资源丰富等优势,加强与港澳社团、港澳青年的团结联谊,组织港澳委员集中宣讲、召开委员例会、定期走访联络、调研视察考察等活动,引导委员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按照党和国家对外工作总体部署,统筹开展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智库外交,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面,积极为广东发展牵线搭桥、献计出力。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广东省政协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省委正确领导下,广泛凝聚人心、共识、智慧、力量,着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