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嵚
曾是奢侈品
如果要问哪件近代工业品对中国人的家庭生活有着超越几代人的影响,呼声最高的一件,当属自行车。改革开放早期,中国大城市里汹涌的自行车流曾让许多外国游客惊叹,那时的中国也因此有了一个称号——“自行车王国”。
而对于“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父辈们当年骑车的姿势更是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每当家长要骑车出行时,常见的标准动作是:先扶着大块头的自行车,往前推起来,然后踩着脚蹬子划两步,这才抬起腿跨上车,捎带着一阵悦耳的铃铛声,渐行渐远。
然而,对于这上车姿势,今天许多年轻的自行车玩家估计会连呼“看不懂”:这是什么样的大块头自行车,有着这么奇特的动力特点?其实,这大块头自行车有一个千家万户老百姓都熟悉的别名:“二八杠”自行车。
“二八杠”,又名“二八式”,是上世纪50年代起,一款长期在中国流行的重型自行车。这种自行车的车架构造十分复杂,包括车架、车体、前叉合件各个构造,外加脚蹬、链条、飞轮等动力装置。它最大的特点是够大、够重,特别是它那直径28英寸的轮胎,也让其有了“二八杠”的别名。比起同时代各类自行车,“二八杠”确实体型巨大。
正是因为这巨大的体型,驱动起来自然吃力,经常需要让车子先滑起来,然后才能稳稳骑行。上述童年记忆就来自这个技术原因。
以现代眼光看,“二八杠”自行车确实有些粗笨。但放在当年,它属于自行车里的名贵款。比如,在上世纪50年代感动无数观众的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中,所有牵动人心的故事情节几乎都是围绕着争夺“二八杠”自行车展开的——对于一个二战刚结束时的意大利家庭来说,丢了一辆“二八杠”,也是较大的损失。
在近现代中国,自行车乃至“二八杠”自行车同样承载了许多珍贵的记忆。
作为一款19世纪初才定型的工业品,自行车登陆中国的时间算是比较早的:1868年时,一些在上海生活的外国人就开始骑着自行车在街头飞奔。其“足踏两铁片,手握一横条,而轮自转,车自行焉”的一幕,惹得当地人啧啧称奇,甚至一度登上报纸。随后,国人也纷纷跟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会想方设法弄上一辆。
末代皇帝溥仪结婚时的贺礼之一,就有崭新的自行车。当时年仅16岁的溥仪骑上去后就爱不释手,为了能在紫禁城里放肆地骑车,溥仪甚至“把祖先在几百年间没有感到不方便的宫门门槛,叫人统统锯掉”。
如此热潮,也叫1898年的《申报》早早发出一句预言:“自行车必将大兴于中国。”
不过,当时自行车距离普通老百姓还很遥远。1903年,一辆普通女式自行车的售价是60两白银,折合银元84元。这笔钱相当于当时河北小学教师21个月的工资,或是北京普通五口之家10个月左右的生活费。对于老百姓来说,省吃俭用多年,恐怕都买不到一辆自行车。
“自行车王国”
自行车之所以如此名贵,关键还是因为彼时的中国工业太落后。它看似普通,却是实实在在的工业品,从用料到工艺,对于当时的中国工业而言,都是高门槛。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的自行车还基本依赖进口。1949年新中国建国前夜,中国本土的年产自行车量勉强达到1.5万辆,自行车依然是稀罕货。
1949年起,新中国对自行车工业进行重新整合,“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永久自行车厂”“上海自行车三厂”相继挂牌成立,形成了当时中国自行车三大品牌“飞鸽”“永久”和“凤凰”。中国的自行车生产从此大踏步前进,到1953年时,国产自行车不但可以供应国内市场,且每年出口2000辆。到1965年时,中国仅自行车出口量就已达到16万辆。自行车,这件民国时代的贵族用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寻常百姓家。
不过,在自行车普及初期,一辆自行车的售价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依然堪称昂贵。上世纪60年代时,“飞鸽”牌“二八杠”的价格通常在150元到190元之间。而当时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平均月工资大约在40元上下;农村居民平均年收入仅为90元。自行车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重要财产,这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轻人结婚,聘金通常只要4元,但要有缝纫机、手表、自行车“三大件”,可见,自行车的“家庭地位”十分高。而“二八杠”自行车因为好用,很受老百姓欢迎,它不止是出行代步的工具,更是驮运粮食物资的好帮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真是一天都缺不了。
自改革开放起,中国的自行车生产突飞猛进,到1988年,年产量突破4000万辆。虽然当时的自行车零售价微涨到200元左右,但广州等大城市的居民月均收入已经突破百元,北方哈尔滨等城市的居民月均收入也在70元以上。自行车不再是“奢侈品”,而几乎成了家家户户的标配,所以也就有了改革开放早期中国城市里庞大的自行车流。在自行车轮子上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一定不会忘记自行车承载的童年。
从1990年起,中国的自行车生产再次实现多样化,琳琅满目的“变速车”“山地车”相继亮相,曾是自行车贵族的“二八杠”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到了21世纪,当年一辆自行车都造不出的中国,每年要生产全球70%的自行车,昔日的“自行车王国”如今已是世界自行车第一大出口国。曾是老一代人重要财产的自行车,今天正以新的方式继续方便着我们的生活。
那滑两步上车的身影,那粗笨的“二八杠”,是国人记忆里的一面镜子,它照出了老一代人在自行车上充满梦想与希望的身影,也照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越发强大的历程。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