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洋溢履职路

2023-02-01 15:32:46 来源:广东政协网

  文│杨雪琴

  近日,读到《书香政协满庭芳——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2020年履职实录》一书,被作者孜孜不倦阅读、潜心深耕教育、勇于为国担当的精神所吸引。这是教育家、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教授的力作,书中记录了他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读书抗击疫情、用履职担当责任的印迹。

  以阅读丰富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他强调,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过朱永新的新作,我看到了政协委员忠实践行总书记“读书之道”的奋进姿态。

  书中的“两会手记”“调研手记”等篇章,清晰地为读者描绘出这样一幅日常图景:从清晨五点左右的晨读开始,到午夜十一二点的睡前阅读结束,朱永新的阅读贯穿全天,经年累月,从未间断。这就是他作为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的生活方式。

  阅读不能止步于“读”。朱永新认为:“阅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这是他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深刻理解,也是他独有的阅读习惯:读书不止、笔耕不辍。在2020年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漫谈群开张的300天里,每天清晨他都推出一篇自己谈读书的文章,风雨无阻。这一年,他还出版了《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新家庭教育论纲》《教育的对白——朱永新对话麦克法兰》四部专著。他在阅读与写作中履职尽责、丰富人生。

  阅读的魅力在于“共读”。朱永新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真正的精神家园”。自上世纪90年代推出“苏州大学学生必读书计划”起,他先后创办“新阅读研究所”,完成“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阅读理论建构,出版《我的阅读观》《造就中国人》等多部与阅读相关的著作,致力助推“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城市”“书香政协”“书香中国”建设,并在全社会多层面推动儿童阅读。2020年5月,他与荷兰著名作家玛丽特·托恩奎斯特共同荣获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的“IBBY-iRead爱阅人物奖”,成为该世界级奖项的首届获得者。

  全民阅读的价值在于“凝聚共识”。朱永新很早就把全民阅读放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的宏阔视野来认识。他主张,“小到家庭、大到国家,共同的阅读是形成共同语言和密码、共同价值和愿景的重要路径”。“全民阅读是提升公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竞争力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最廉价的办法。”从2003年起,他连续18年在全国“两会”提出关于阅读问题的建议,呼吁“设立国家阅读节”“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等。2020年,他向全国政协建议,加大民族地区、港澳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力度,强化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培根铸魂。

  学问报国,教育强国

  朱永新出生于苏北乡村,父亲是一所乡村小学的校长。教育,是他成长于此、耕耘于此、奉献于此的“至爱”。他坚信,“今天教育的模样,就是明天国家的模样”。“让孩子有更光明的未来,国家才有光明的未来。”

  作为一名教育学者,朱永新和一线教师走得最近,因为他深信,“只有改变生活,理论才有价值”。20多年前,通过对江苏武进湖塘桥中心小学的跨区域义务指导,他与一线教师共同开启了“让师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探索。他的专著《我的教育理想》,勾画出21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辉煌,在一线教师中刮起“理想旋风”。描绘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专著《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出版一年间重印10次仍一书难求。他的《致教师》书信集,直面教师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以朋友式的真诚交流为他们解疑释惑,指导40万一线教师成为教育的追梦人。他开设的“教育在线”网站和个人微博号,与全国众多基层教师互动,提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唤醒新生代教师深耕事业的激情,被媒体誉为“网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的精神家园”。

  他是探路中国未来教育的“行动派”。朱永新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是让人成为人,二是让人真正拥有幸福”。他深刻反思工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提出“新教育”理念,开启“为未来中国教育探路”的新教育实验,主张“好的教育应该让所有人都成为更好的自己”“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品格比分数更重要,学力比学历更重要”,“家里的书房是最好的学区房”。迄今,全国加盟新教育实验的有160个县级试验区、5200多所学校、560多万师生,其中大多数是乡村学校。2018年,这项历时20年的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民间教育改革,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他也是聚焦教育问题最多的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活动中,朱永新坚持用更多的精力关注教育,为教育发展鼓与呼。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各级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他运用政协提案、会议发言、调研视察等多种履职方式,围绕教育扶贫、全民阅读、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在线教育、司法呵护青少年成长等问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资政,有的提案的网络点击量达近1800万人次。他带领研究团队编写了《面对疫情,教育何为?》一书,并推出免费网络版,为教师、父母和学生应对疫情提供科学指导。出版中小学《新生命教育(抗疫版)》读本,为疫情背景下开展生命教育及时提供案例和指导。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大地讲堂”做演讲,呼吁“让阅读强壮乡村教育”。

  2020年,全国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设立“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旨在表彰在履职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委员。在首届表彰仪式上,20位委员从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中脱颖而出,朱永新名列其中。

  以专业精神履职尽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朱永新作为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不忘合作初心,牢记委员使命,以研究成果参政议政,用专业精神履职尽责。

  以委员共读凝聚共识。2020年2月,在汪洋主席的关心和推动下,朱永新基于多年对阅读规律与作用的研究,发起成立全国政协“防控疫情读书会”线上读书群。作为群主,他带领委员们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分两个阶段开展“线下读书、线上交流”活动,共读《逼近的瘟疫》《病毒来袭》《生命的法则》《人类的终极问题》四本书,引导大家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深化对病毒的危害,以及人类与病毒是对立统一体的认识、对防范化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重要性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显著优势的认识。

  这些重要共识的达成,表明委员读书对于凝聚共识、榜样示范和提高履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强化政治引领、突出政协特色的有效路径。“政协委员读书活动”的大幕悄然拉开。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政协委员读书活动”:“通过读书学习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既是新时代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内在要求,也是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的重要举措。”

  用专业精神建言资政。朱永新始终坚持用学术研究成果参政议政。他基于对阅读理论研究和推广实践,连续18年从不同角度就推进全民阅读问题提出建议;基于对教育规律的研究和新教育实验的探索,就教育扶贫、基础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发展、在线教育、乡村学校图书馆建设、未成年人保护、终身学习等问题提出建议,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在民进中央分管工作落实中,他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突出民进成员以教育文化出版等领域人士为主的界别特色,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坚持以专业素养增强履职能力,用专业精神做好履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靠科学态度履职尽责。朱永新坚持用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对待履职工作,把政协委员视为一副担子尽力挑好,一路走来、一路思考。他的专著《春天的约会: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两会”手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部全景式、多角度的政协委员日记,持续完整地展现了作者从2013年至2017年5年间参加全国“两会”的情况和感悟,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从个人视角观察全国“两会”的窗口,“两会”是怎么开的、中国民主党派如何参与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如何运行……它不仅仅是个人的政治生活记录,更是一个向世人推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血有肉、接地气的感性读本。

  开拓创新新时代,书香政协满庭芳。透过朱永新常委的这部新作,我看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应有的新面貌:心怀“国之大者”,不忘政协初心,以浓郁书香涵养品德正气,靠勤勉敬业提升专业能力,用科学精神为国为民担责。我深信,行之不辍,未来可期。

  (作者系第十二届河南省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