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刘淑君
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提案工作也是人民政协一项历史较长、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全局性工作。比如2021年,省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各专门委员会提出的提案就达到1061件。
这么多的提案,是如何从委员的想法一步步变成现实的呢?首先,提案审查委员会会在一段紧凑的时间里,对征集到的提案进行“三审”立案,然后交给相关承办单位,由他们负责办理答复。上述提案中,经审查后成功立案的就有851件,占比达到80%以上。
承办单位受理后,提案委员会会与承办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并就有关提案进行协商,督促办理。到2022年1月19日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正式开幕时为止,这851件提案已经100%办复。
如果说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民众意愿的“直通车”,那么,提案工作就是将民生福祉推动落实的“引擎”。2022年,第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的履职进入最后一年,但委员们依然以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和干劲,通过提案的方式,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诤言、谋实效。
提案督办意义大
在每年上千件的提案中,有一些提案紧紧围绕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或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民生问题,同时具有一定的全局性、前瞻性、可操作性,这类提案会被遴选和确定为王荣主席专门提出,要求办公厅召开提案委员座谈会,围绕提案发表意见,每个人都讲措施、给建议,讲重点、不交叉,不空谈理论。与会的几位委员都提了很实在的建议,使得提案更具可操作性,座谈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终,部分提案建议被吸纳到广东省制定出台的关于支持珠海、汕头、湛江加快发展,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等政策文件中。正在研究制定的关于支持佛山、东莞、北部生态发展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碳达峰、碳中和系列政策文件,也充分借鉴了提案的有关意见和建议。
当然,提案办理答复并不意味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探索建立重点提案持续督办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省政协通过视察、调研、座谈等形式开展了若干场(次)提案办理“回头看”,有效推动提案办理取得更大成果。
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梁琦是上述李希书记督办重点提案的提案者之一,有着近十年委员资历的她称得上是一位资深委员。她的提案多次入选为由省委领导督办的提案,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提案。在回忆自己的提案被遴选为省委领导督办提案时,她说道:“希望自己的建议能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政协委员应该利用好这一机制,从实际出发建言资政,让自己的建议尽可能地对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发挥有益作用。”
督办的层次不断拓宽。目前,已建立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督办省政协重点提案,如2021年时任省长马兴瑞牵头督办《关于探索实施“链长制”,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可控能力的系列提案》;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如省政协主席王荣牵头督办《关于健全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系列提案》;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督办专题提案和省党政部门“一把手”领办提案等多层次、宽领域的提案督办体系,形成强大的督办合力。
经过15年的实践,广东省党政主要领导督办政协提案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日臻成熟,经验日益丰富,这一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在不断提升。近年来,关于这一机制的一系列制度文件相继出台,已实现省、市、县三级党政主要领导督办政协提案全覆盖,对于促进提案办理协商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促进协商民主在广东深入发展,意义重大。
协商民主到基层
说起政协提案,不少人可能会有这样一种印象:收集提案线索、拟写提案内容是政协委员才能做的事,与老百姓有一些距离。诚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收集提案线索、拟写提案内容确实是政协委员的职责和权利,但随着协商形式的创新、协商平台的多样化,关于提案的一切已不再遥远神秘。智能手机为民众热情参与提案工作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汤裕康和赵湘豫分别是广州市铁一中学高三年级和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利用周末和假期,在近10个月时间里,走访了多个小区、多家快递网点,了解快递的包装情况及其引起的垃圾问题,还拜访了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最后,他们形成了一份《构建快递垃圾综合治理体系的决策建议》,对快递垃圾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进行分析。
2018年11月,汤裕康和赵湘豫通过“粤省事”微信小程序的“提案线索征集”平台,提交了上述《建议》,这份《建议》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且贴合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很快便引起了广东省政协委员、京东集团副总裁易文杰的关注。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专门召开座谈会,邀请两位同学进行座谈交流,易文杰委员也委派工作人员向他们进一步了解情况,双方围绕减少污染、减少浪费和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了热烈讨论。最终,易文杰委员根据两位同学的线索和自身调研所掌握的情况,形成了《关于构建快递垃圾综合治理体系的提案》,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正式提交。
王荣主席很重视“数字政协”建设,他曾和记者说,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网络不单单是倾听民声民意的一条渠道,更是面向大众传播共识、汇聚力量的重要平台。“提案线索征集与发布”平台,是广东省政协近年新开设的社情民意收集渠道。这是省政协积极推动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智慧、探索创新的又一体现。“提案线索征集与发布”平台最早是在2018年1月,于广东省政协官方网站“广东政协网”上开设的,初衷是为了扩大市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委员的提案更贴近社会、贴近民生,让提重点提案,而其中一部分重点提案会由党政主要领导督办。
党政主要领导督办政协重点提案是广东省政协提案工作的品牌和首创,是广东省政协对于协商民主的创新。这一机制缘起于2008年。2008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率先垂范,牵头督办政协重点提案。他在当年的提案办理会上,要求建立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督办重点提案机制,此后,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督办政协提案蔚然成风。至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已经连续15年牵头督办政协重点提案,部分省委常委、副省长还多次主动提出牵头督办所分管领域的重点提案。
2021年,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牵头督办《关于充分释放“双区”建设效能,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的系列提案》。近年来,广东以“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为抓手,强力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同时紧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全省形成高质量发展引擎。因此,2021年度,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建立低碳经济体系、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促进供需两侧协同匹配畅通等问题的提案数量较多,有115件,占立案提案总数的13.5%。
收到提案后,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组织部等28个承办单位,成立了7个专题小组,深入珠江口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有关地市的重大平台、项目和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了更好地落实李希书记督办重点提案,案工作更紧密地与群众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反映社情民意,为增进民生福祉鼓与呼。
后来,为了更进一步延展这一平台的作用,2020年,省政协决定在“粤省事”微信小程序中增设“提案线索征集”栏目。粤省事”拥有庞大的实名注册用户,“提案线索征集”栏目甫一开设,便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在这里,大家只需动动手指头,就能提交自己的线索。正是这个栏目,将中学生汤裕康和赵湘豫的想法和创见与政协委员易文杰的履职实践联系到了一起。
每年“两会”召开前,这些收集到的线索都会整理印发给广大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为他们撰写提案提供“新点子”,启发写作思路,助力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民生无大小,枝叶总关情。广东省政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的履职着力点,关注群众的“急难愁盼”,按照“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思路,协助党委和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增进人民福祉。
2017年初,广东省政协主席王荣收到一封群众来信,信中提出给予外来人员在广州代办婚姻登记。王荣强调,“虽然婚姻登记是小事,但也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省政协社法委迅速组成调研组赴地市开展调研,了解异地婚姻登记情况。通过走访省民政厅、省公安厅等省直部门,面向流动人口集中的高校、企业等发放调查问卷,逐步摸清异地婚姻登记的难点、堵点。带着调研发现的问题和群众的期盼,在随后的全国“两会”上,王荣联合21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提交了《关于推进异地办理婚姻登记工作的提案》,呼吁从国家层面解决异地婚姻登记办理的难题。一封群众来信的期盼成为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2018年7月,省政协召开了“推进广东异地婚姻登记试点工作”对口协商会。会议邀请民政部、省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就如何开展试点工作进行协商。履职成果转化是政协履职的“最后一公里”。为推动协商成果尽快落地见效,对口协商会后,省政协相关领导专门率省民政厅、省政协社法委赴民政部汇报有关工作情况,推动国家授权广东先行先试异地婚姻登记。2021年5月,《民法典》颁布实施后,国务院同意在广东、山东等地6月1日开始试点,探索经验推广。6月,仅广州市就有1600多对青年办理异地婚姻登记。
线上政协在指尖
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线下座谈、走访调研等活动受限,但委员的履职成效不减,这是如何实现的?答案是线下转线上。2020年1月,广东“数字政协”平台正式上线,不久后,“有事多商量”提案办理线上协商专题栏目也在这一平台上开设,并组建协商讨论群,为委员履职提供了更多新的形式。
这样的线上讨论可以克服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形式非常便利,只要有手机或电脑,参与者随时都可以加入讨论,错过的讨论还能回看。
上线两年多以来,“数字政协”平台的作用不断拓宽,“有事多商量”等各子栏目精彩纷呈,这一履职渠道的创新,不仅让委员履职正式进入“掌上时代”,也进一步扩大了民主协商的参与面,切实提高了提案的办理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政协要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提高协商实效。汪洋主席多次主持召开全国政协远程协商会议,为地方政协探索更好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广东,协商民主从来不会“高高在上”,正如王荣主席在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所说的:“借助融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报道政协调研视察、民主监督、团结联谊等重大履职活动,扩大社会影响,生动展现新时代委员的履职风采。”
过去5年来,省政协的提案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方针,不断探索与创新,为提案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