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鲜”

2023-09-06 18:06:30 来源:广东政协网

  文│黄 欢(资深媒体人)

  2023年2月,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未散去,岭南的春天已悄悄来临,到处可见姹紫嫣红的鲜花绽放,顺德街道上绿叶成荫的行道树上挂满了红色灯笼。我和家人走进一个古香古色的村居院落,一家民间口碑相传的私房菜馆。

  饭点刚到,菜馆里已是门庭若市。顺德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看着“先富起来”的本地老饕已经“先吃起来”,看着他们桌上琳琅满目而又精致异常的菜品,不禁食指大动,莫名生出一种急切感,赶紧寻位落座,赶紧招呼上茶,赶紧拿来菜单“先点起来”。一通忙活之下,竟然远较平时吃多了几分。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汪曾祺在《人间滋味》中说: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梁实秋去台后,有一次辗转得到一只来自大陆的金华火腿,时隔多年,已风干如石,找来相熟肉店老板以利刃劈开,一种肉香传出,老板惊叫“这是道地的金华火腿,数十年不闻此味矣!”故乡的味道,抚慰了海峡对岸的思乡之心。林语堂在《论肚子》中说:凡是动物便有这么一个叫做肚子的无底洞。这无底洞曾影响了我们整个的文明。”并发出“一个东方人在盛宴当前时是多么精神焕发啊!”的深深感慨。

  饱餐一顿之后,果然精神焕发,我们鼓腹而游。我们来到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清晖园,在石板路上观赏园内清雅优美的景致,碧水、绿树、石山、小桥、曲廊、亭台楼阁不断映入眼帘。一边走一边感叹顺德城市的街景日新月异,而故园与美食却在悠久的历史中延续着鲜活的姿容。这时,一句关于顺德的著名评语忽然出现在脑海中——“可怕的顺德人”,“可怕”指顺德人勇于改革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特质,外在表现则是“顺德制造”异军突起,横扫全国市场的凶猛势头。如今的顺德制造,也仍然同顺德美食一般,延续着过往的传奇,续写着新时代的新面貌。

  顺德美食与顺德制造,在我心目中产生了奇妙的联系。

  【工匠精神在顺德】

  顺德美食重天然,尤其以鱼为美。我们刚刚品尝过的那家餐馆,每桌必点的一道菜是鱼生。鱼生不仅是顺德人喜爱的一种食物,一段时间不吃就会想念”,也令许多外地人不远千里赶来一尝为快。

  一碟碟薄如蝉翼的生鱼片“红肌白理,轻如蝉翼”(张渠《粤东闻见录》),加上香茅草、极细的葱姜丝、广东榨菜、白萝卜丝、花生米、洋葱丝等配菜,犹如刀尖精细雕出的艺术品。在店家的指点下,我们像其他食客一样将所有食材捞在一起,借着“捞起捞起,风生水起”的好意头,昭示着一年佳景的开端。再配上自由选用的调味料,鱼片“入口冰融,号为甘旨”,且各种滋味在口中顿时汇成一首交响曲,各有个性又兼容并蓄。

  整条鱼除了肉质最鲜美的部分做成鱼生外,剩下的部分同样可以烹制出彩,拆鱼羹、香煎鱼骨、凉拌鱼皮、鱼肠煎蛋……在厨师丰富的想象力和灵巧的手下,一条鱼按部就班、物尽其用,鱼生鱼生,也就“不枉此生”了。

  鱼生只是众多“以鱼为脍”的顺德菜的一个代表,此外还有蒸鱼头、酿鲮鱼、煎焗鱼嘴、桑拿鱼等顺德名菜。因顺德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由江河冲积而成的肥沃土壤富含各种有机物质,适合农作物生长,江水河塘中又孕育了品类繁多、鲜甜肥美的鱼虾水产。历代农民利用低洼地深挖成塘,将挖出的泥土堆成基围,基上种植各种作物,形成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花基鱼塘的循环生态模式,也提供了无数可供选用的新鲜美味食材。鱼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它在顺德菜中也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角,有记载称,在唐代,顺德人就过上了“天天鱼做菜,隔日鱼煲汤”的生活。

  各种鱼类的做法或繁或简,但无不彰显着顺德厨师脍不厌细的对食物极致的钻研精神。比如顺德名菜酿鲮鱼,鲮鱼肉质鲜美但多刺,于是厨师小心翼翼把鱼肉与骨刺剥离,保持鱼皮的完整。这极其考验厨师的刀功,而将鱼肉从鱼皮中取出时亦要格外小心,以免破坏鱼皮的完整外表。然后将剔出的鱼肉剁成肉糜,混合其它多种食材后打成胶泥,再把鱼肉重新装入鱼皮内,外形宛然恢复成一条完整的鱼,然后整条放入油锅内炸至九成熟,经过调味、勾芡等工序,最终成就这道令顺德人回味不已的风味。

  酿鲮鱼,为食客呈上的是一个完美的结果,而过程的精细用功却只有制作者才知晓。他们默默地不断锻造、雕琢精进,这种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厨事上,各行各业也都一以贯之,于是造就了“顺德制造”的神话,也有了当年那个“可怕的顺德人”的称号。2022年,顺德首次发布“顺德制造业100强”榜单,包括美的、海信、联塑、格兰仕、新宝、盈峰等在内的这“百强企业”,2021年营收总额合计7063.86亿元,其中超过80%是顺德本土成长起来的,展示出顺德雄厚的制造业实力。

  从诞生于容桂的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大进制衣厂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顺德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制造业规模最大、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县域之一。2021年,顺德工业总产值达11421.6亿元,成为全国首个万亿工业强区。

  【应时而变】

  经济成绩固然斐然,对于识饮识食的市民来说,生活的满足感始终要落实在一年四季的一日三餐中。

  有趣的是,岭南的四季轮转虽不像北方那样界限分明,但顺德人对于不同时节当令美食的尊重却毫不含糊,“不时不食,不鲜不食”是他们的食馔信条。春天吃藠菜、春笋、鱼生,夏天吃爽口开胃的凉拌鱼皮、黑毛结瓜;秋风起,三蛇肥,也是食用菊花水蛇羹最好的季节;冬天则侧重于暖胃补身的粥底火锅、大锅炖鱼虾、大盆菜等。

  “黑毛节瓜”是顺德杏坛镇桑麻村的特产,因清新香甜出名。浓浓暑意中,在阳光的充分照射下,节瓜逐渐成熟,皮色变得浓绿,密集如细刺的茸毛在烈日下闪耀。它的当造之季在一年中仅有两三个月,口感更为粉嫩鲜甜。几年前,我们几个同事就曾在大暑时分驱车前往桑麻的一家农庄,与许多各地专程赶来的食客一样,来赴这场限定时期的美食之约——黑毛结瓜宴。

  脆嫩甘口的黑毛节瓜,满溢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口感,回味起来仍觉得满口余香。节瓜在大厨的手中,汤、扒、浸、炸、捞、凉拌、白切、焖、煮、白灼等十八般武艺齐上,与其他食材有机搭配相遇,屡屡迸发出让人惊喜的味觉灵感。节瓜拆鱼羮、节瓜烩鲮鱼线、节瓜拌沙姜猪手、节瓜五谷扒鲍鱼、节瓜金华玉树鸡、七彩鱼皮捞节瓜、节瓜双皮奶……多达数十道菜品,烹制方法多样,共同的目标都是力求保留节瓜本身的清香,以不负这一方水土的独特出品。

  正如顺德有着“一镇一品”的镇域产业经济特色,食物和食材同样如此,“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比比皆是。像黑毛节瓜为桑麻村独有特产,而在著名的花卉之乡陈村,不同时节的鲜花次第绽放,不仅景观宜人,能产生经济价值,还能为餐桌增添色彩与芬芳,大厨们更是不断创造出一道道新式顺德名菜,玫瑰、菊花、桂花、茉莉花、白玉兰、鸡蛋花、迎春花……都能入菜。

  夏季是茉莉花盛放的时节,近年来,陈村百花宴上频频出现的“茉莉花熏乳鸽”便是顺德名厨的创新菜式。先用晒干的茉莉花,与煎过的乳鸽用中火煮20分钟,让茉莉花香深度渗入乳鸽肉,再将乳鸽刷上植物油放入瓦煲,重新放入干湿两种茉莉花瓣,盖上盖子用慢火烤5分钟即成。干茉莉花是为了入味,新鲜茉莉花则是为了让食物呈上餐桌时更加清香扑鼻,菜名中的一个“熏”字尽显精华,让食客视觉、味觉之外,连嗅觉也被照顾到。

  入秋之后,菊花进入盛放期,也正是水蛇肥美的时节,选取最饱满的花朵,将水蛇肉和其他多种食材,经过若干程序煲煮成菊花水蛇羹,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水蛇的鲜美,在上桌前加入十几瓣精心挑选的菊花瓣,让汤在浓郁中沁入丝丝清香。秋冬是进补的季节,这道菜不仅食材当令,对于人的健康也恰合时令,令人佩服顺德厨师对于自然与饮食关系的思悟之深。

  不同时节制作和品尝不同菜式,体现了顺德人顺势而为的灵动应变,利用时节对菜品不断推陈出新,又体现出顺德人创新开拓的意识与胆识。

  当前,世界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流,顺德制造也在向“顺德智造”转型,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探索前行。

  顺德美食也是顺德制造的一部分,美食产业同样也在发生着变化,因应城市快节奏生活下年轻消费者对“新鲜、即食”食物的需求,预制菜近年来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顺德餐饮业敏锐地抓住这个新的市场风口,开始进军预制菜市场,顺德也将建设预制菜大数据管理平台,并将打造寻味顺德预制菜认证体系,统一使用“寻味顺德”视觉标识系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顺德美食与顺德制造不仅在文化和精神上一脉相传,在现实中也交汇碰撞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强音。能做出家乡味道的电饭煲、能做菜的机器人……类似的研发在顺德制造中已屡见不鲜。如今,抓住新商机,格兰仕已开发出预制菜微波炉,能将一道道顺德美食从包装中取出,到短时间内几乎是原汁原味地端上餐桌。顺德本土家电企业美的、德尔玛、小熊等也都在着力研发预制菜专用家电产品,加上物流、电商等全产业链支持,世界美食之都”的名菜、顺德大厨的手艺将随着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真正香飘四方。

  【“全民皆厨、全民乐厨”】

  美食是最需要与人产生链接的一样事物,无论是美食的生产者,还是美食的享用者。顺德人爱吃,几乎人人都是民间美食家,厨师们在严格的“检验”下不断精进厨艺,创新菜式,由此诞生了许多出色的名师大厨,被评为“中国厨师之乡”。清末民初就有一句俗谚:“食在广州,厨出凤城”,这份特质一直延续至今,顺德的大厨仍然是技艺精湛、善于创新的代表,拥有众多的“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名师”。

  然而顺德作为“世界美食之都”,其饮食文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全民皆厨、全民乐厨”,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既善品评美食,自己也能随时亮一手厨艺。这在已延续十几年的顺德私房菜大赛上可见一斑。参赛者可以是大排档老板、家庭主妇、公司职员、退休老人,甚至还有中学生。在近年来的参赛者中,“90后”“00后”渐成主力军,反映了顺德厨艺匠心后继有人,传承不息。

  平时他们是顺德名店或街头小吃的品尝者,上赛场后,煎、炒、蒸、焗、焖样样拿手,拥有自己的绝活,这些民间大厨们在做菜时手法纯熟,做出的菜不仅美味可口,摆盘精美,还细心地根据时节加入当季特有食材,兼顾健康元素,他们创造的不少菜品甚至不输专业大厨,端上星级酒店的宴会也毫不逊色。

  这令我想到,顺德的经济依托顺德制造起飞,当年被誉为“广东四小虎”,如今随着不断的产业转型升级,仍然屹立于产业发展潮头,经济实力强劲。而正如顺德市民可以人人都是美食家,也可以人人都是民间厨神,顺德不仅整体经济强,每个镇也几乎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顺德人民共同努力创造经济高速发展,个体也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走的既是高质量发展道路,也是共同富裕之路。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周易》中说“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意思是说君子应效法树木的生长,不断修炼自己的品行,积小德而成大德。这是顺德名字的来源,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顺德精神的写照。顺德以前是县,2003撤县级市设佛山市顺德区。在新华网发布的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地级城市市辖区)榜单中,佛山市顺德区已连续11年荣登榜首。在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中,顺德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一名。1990年代,顺德的家电等产业迅猛发展,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攻城略地,有了“可怕的顺德人”的称号。这不是说顺德人真的可怕,而是表达了一种敬意。

  而这,其实没有完整准确地描述顺德人,最起码不断努力、不懈奋斗、不断创新,有产业发展的雄心,把产品卖到全世界;有改革的决心,“敢为天下先”,敢闯敢干而又能干好,这是可敬的顺德人。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天大的事,让中国菜品成就世界级影响,打造“世界美食之都”,“敢为天下鲜”,这是可爱的顺德人。

  事业生活两不误,顺德人生活得明白通透,根源其实就在于那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地区,小到一个县、一个镇、一个村,都是这个道理。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正如顺德人做好一道菜一样,不将就,不苟且,马马虎虎吃一吃,那只是活着;用心做好一顿饭,这才是人生。

  时值早春,儿童散学归来早,他们三三两两,背着书包,打打闹闹,不远处的鱼塘,有着渔人忙碌的身影,更远处的工厂,隐隐传来机器的轰鸣……这片土地上的这些人们,认真生活,不断用心,不断创造,这才能够“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最终积跬步以至千里。成功不是偶然的,也绝非是侥幸,高质量发展也同样是奋斗出来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