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校长胡庶华

2024-02-26 17:01:44 来源:广东政协网

  文│向敬之

  胡庶华,对于大多数湖南大学学子而言,已如历史烟云,但他留下的一件作品,大家耳熟能详:“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华与实兮并茂,兰与芷兮齐芳。楚材蔚起,奋志安壤。振我民族,扬我国光。”

  这首承载着千年文化和现代荣光的歌,即1933年湖南大学请著名音乐教育家萧友梅谱曲并沿用至今的《湖南大学校歌》,而时任湖大校长的胡庶华正是词作者。

  海外学习

  1932年,因“九一八”事变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而第二次下野的蒋介石再度复出,继续铲除异己。湖南大学校长兼省教育厅长曹典球因为得罪蒋介石,于1932年7月被免除职务,时任同济大学校长的胡庶华被安排接掌湖大。这并不是胡庶华第一次任职岳麓山下。早在9年前,即1922年,他从德国回长沙,在岳麓书院办学的湖南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就曾聘他为教授兼事务主任。

  胡庶华17岁考入明德学堂(长沙市明德中学前身)第一班,次年考中秀才,很受校长胡元倓看重。后考入京师译学馆德文班,毕业名列最优等,得奖举人和七品京官。辛亥革命爆发,他回籍奔父丧,在明德学堂、私立达材法政专门学校及高等师范学校任教。

  他曾考取留日公费生,但因为要侍奉病重的继母而放弃机会。1913年8月,他舍弃优渥的薪金,考取公费留德,进入柏林大学哲学院学习财政经济,又在柏林矿业大学(又译柏林矿科大学)上课。

  德国当时是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钢铁年产量近1800万吨,是同期日本的70多倍,技术革新能力比美国强,稳居世界第一。胡庶华认为,“矿科为富强之本,极愿从事于此,走上钢铁救国之路”,“决计专习冶金工程”。1916年11月,他随柏林矿业大学并入柏林工业大学,在化学冶金系专习钢铁冶金工程,成为宾步程的师弟。

  一战结束,胡庶华进入克虏伯兵工厂实习,一年后返校完成毕业论文和应修科目。1920年夏,他参加德国国家毕业考试,取得了钢铁冶金工程师学位。这是德国注重工科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位制度,学生毕业水平相当于博士。胡庶华是中国获得此学位的第一人。

  拿到学位证,胡庶华并没有急于回国,而是前往英、法考察了半年,然后返回德国,借代侨商订购制钉机器的机会,在工厂监督和实习了半年。学成归国后,胡庶华被宾步程聘任至湖南大学前身之一的湖南工业专门学校。这是他第一次任职于湖南大学体系。

  胡庶华在湖南工专任教了两年后,离开了长沙,后来曾任武昌大学教授、同济大学校长、农矿部技监兼农民司司长等职,当他再度回到长沙担任湖南大学校长时,已经积累了三四年大学校长的管理经验。

  建设湖大

  回到家乡执掌最高学府,胡庶华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衣着朴素,黑长的胡须衬托着一张笑脸。学生们非常爱戴他,因为他总喜欢蓄着长须,大家亲昵地称他为“胡子”校长。他待人施教倡导以身作则,劝谏朋友或告诫学生从不当众斥责,学生视他为一位贤明慈祥的“保姆”。

  在学校改革上,胡庶华雷厉风行,不但立即恢复矿冶工程系,还从全国邀请一批矿冶名家来任教。他秉持千年学府传承的经世致用精神,对学生强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倡多与矿冶企业协作交流,把湖南大学建设成全国钢铁冶金人才培养重镇。胡庶华还想方设法邀请世界学术领域的顶尖学者到湖大讲课,如邀请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来做学术报告,并让曾留学哈佛大学的理学院院长杨卓新和杜威开展学术辩论,思想的火花在岳麓山下迸发。

  胡庶华也是中国工厂管理企业化的先驱。1930年,他与工商部长等人筹建中国工商管理协会(即中国科学管理学会),参与主持第一次全国工商会议。他在协会组织的演讲会上,对上海企业家作“工厂管理之科学化”报告,是这一领域“最早的领军人物”。

  1934年暑假,中国经济学社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在长沙召开。这是当时全国经济学界最具权威性的学术研讨会,出席者包括马寅初等全国一流的经济学家。此前,这个年会只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或沿海工商业城市举行,这次破天荒地进入内地举办,乃胡庶华的影响力所致。在胡庶华的带领下,湖南大学高度重视这一盛会,全员参与。会上,湖大商学系主任吴德培宣读了三篇论文,为提交论文最多者。会后,湖南大学还成立了中国经济学社长沙分社,胡庶华亲任社长。

  胡庶华主政湖大的时代,正值国家多事之秋,他指出:“对于一个深陷泥潭的民族,文化的力量甚至比物质大过许多。”因此,他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精神。出身理工科的胡庶华还十分重视道德情操教育,颁发“十条告诫”,在师生中推行:“一、刻苦耐劳以锻炼身体;二、博闻强识以充足智力;三、严守秩序以健全组织;四、诚实不欺以树立信用;五、坦白率真以表示磊落;六、见义勇为以发扬正气;七、遇事认真以矫除敷衍;八、爱众亲仁以团结群众;九、自奉俭朴以砥砺廉隅;十、轻财远色以高尚志趣”。这“十诫”看似简短,但要落到实处却一点都不容易。

  胡庶华还在教学课堂上践行新思想,在校歌、校训上建设宣传核心价值的校园文化。他创作的校歌歌词,倡导“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朱、张指宋代理学家朱熹和张栻——编者注),强调大学教育要以中国特色为根柢,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1932年10月,胡庶华深感“欲恢复民族固有之地位,必先恢复民族固有之精神”,于是,以岳麓书院讲堂所存宋代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及清代欧阳正焕手书“整齐严肃”八字书院院训,为湖大校训。胡庶华解释:“盖两公先后讲学于此,所题八字石刻,至今犹嵌正厅两庑间,实为本校历史上之瑰宝。”胡氏校训对湖南大学影响深远。

  而今走进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一厅,胡庶华的半身铜像极为显眼,铜像还原了他美髯及胸的样子,不负时人尊称的“胡子”美誉。基石上写道:“胡庶华(1886—1967),湖南攸县人,柏林工业大学博士,中国工商管理协会理事,1932—1935、1940—1943、1945—1949年三任湖南大学校长。”

  保护进步学生

  胡庶华先后做过五所高校的七任校长,历时20余年。他早年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国民党早期党员。他第三度执掌湖南大学,与他支持当时的进步师生运动,有着一定关系。

  胡庶华是一位向往光明、爱护师生的开明人士,他不屑于与反动派同流合污,对于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他总是设法予以保护。

  1943年,胡庶华调任三青团副书记长,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主任委员李毓尧接任湖大校长。李毓尧破坏校内地下党组织,大肆使用办学经费收买少数同学,监视进步学生,停止一切正常的社团活动,指使学生围攻批评校政的教授,开除了一大批进步师生……倒行逆施,激发众怒,广大师生爆发了一场“驱李护校”运动。

  据当时就读于湖大、亲历“驱李护校”运动的胡筠烈士之子李荣光后来回忆:李毓尧勾结国民党宪兵团逮捕进步学生,“除病逝的2位同学外,46位同学在芷江被关押3个多月后,有10人因病保外就医,其余36人于1944年9月,被送往集中营——从上饶、衡阳转迁来洪江的战时青年训导团衡阳分团部。它是全国五大集中营之一”。(李荣光口述《陇头垴上的风暴》)

  朱家骅接任教育部长后,曾考虑让辛树帜、鲁荡平接掌湖大。辛树帜与在校同学见了面,无法承诺同学们所坚持的新校长最低条件——必须让所有被捕、被开除、退学、停学的同学,全部无条件复学。鲁荡平接替的传闻,后来也不了了之。

  1944年冬,胡庶华来到洪江集中营,青年学子遭迫害的经历和惨景令他痛心不已。他回到重庆,接受了朱家骅要他接任湖大校长的任命状。1945年元月,胡庶华来到湖大辰溪校区上任,第一时间宣布进步学生无罪,要求受到各种处理的全体同学回校复学,并出面保释被关押了5个月的、与地下党紧密联系的经济系学生汪澍白等。他巧妙利用自己在国民党内兼职的多个官方身份,有理有节地周旋于政坛,宣传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主张。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胡庶华强烈不满,坚定支持和保护进步学生运动。

  1946年5月,中共湖南大学支部成立,至胡庶华1949年6月离任时,党员已发展到192人。胡庶华支持以进步组织人民世纪社为骨干的学生自治会,创办《湖大学生》《三日新闻》,开办农场和民校,建立话剧团、歌剧团和平剧团,开展一系列宣传进步思想的文艺活动。

  1947年夏,内战继续扩大,国统区内危机四伏,民不聊生,不同阶层群体掀起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华北学联发出6月2日“反内战日”的总罢课号召,湖大学生组织在中共湖南工委的部署下,发动长沙市中等以上学校开展反内战运动。湖南省府严密防范,多方阻挠,派出大量军警封锁湘江,断绝30里水陆交通,甚至派出军队包围学校,禁止学生出校门。

  胡庶华指导学生与反动派斗智斗勇,全部过江。年过花甲、长髯飘飘的他健步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警告省府官员:“我的学生游行队伍出发了,谁要杀害我一个学生,我就要在省府门前自杀。”(《明德人轶事》)胡庶华为避免发生流血事件,不惜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学生的安全,而他本人却因带领游行队伍步行五六十里,引发旧疾而病倒了。

  回到校园,胡庶华顶着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先后邀请中共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李达、著名工人运动领袖罗章龙来校执教,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共产党员朱剑农、萧杰五等教授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讲授土地经济学课程,配合地下党发挥进步作用,得到了胡庶华的默许。在胡庶华支持下,湖南大学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教师阵容。

  1949年初,胡庶华接受学生自治会的请求,吸收学生代表参加应变组织,确定国立湖南大学决不迁校台湾的原则,保证了几个月后校园完整无损地转到人民手中。

  国共和谈破裂,胡庶华对国民党彻底失望,毅然离职,抵达香港,参加在港“立法委员”发起的和平运动,携手黄绍竑、龙云等44人联名通电,发表《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恼羞成怒的蒋介石开除了胡庶华的国民党党籍,并将他列入通缉“黑名单”。

  不久,胡庶华重返内地,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冶金工业部专员,并在新建的北京钢铁学院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他摘抄了大量矿冶资料,拟订出多种专著和论文提纲,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国家新生,胡庶华满怀欢欣,赋诗咏怀:少年虚度老来忙!”他连续担任了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

  (作者系长沙市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