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晏建怀
汉四年(前203),楚汉对峙于广武涧,西楚霸王项羽因为粮道受阻,供给不畅,希望与刘邦速战速决,因此便有了两次三番的叫阵,气焰十分嚣张。然而,汉王刘邦坚决不应战,他以超人的忍耐力与项羽消耗着。
双方虽没有千军万马的冲锋陷阵,但涧边的冷枪暗箭和口水仗还是间或有之的,神射手楼烦百发百中,在一次隔河对射中,一箭命中楚国大将丁公,令他匆忙逃入营内。而后楼烦又连发三箭,三员楚国将领中箭而亡。此举逼得项羽披挂出来,亲自上阵,还对刘邦一顿叫骂。
面对项羽叫阵,刘邦并不接招;项羽叫骂,刘邦便到达涧边,一口气罗列了项羽十大罪状:一是违背约定,二是谋杀宋义,三是擅自入关,四是烧杀抢掠,五是擅杀子婴,六是坑杀秦卒,七是分封不公,八是驱逐怀王,九是杀害义帝,十是大逆不道。
项羽一直以正统自居——当初若不是我叔父项梁借刘邦你五千兵马,你恐怕连老家丰乡那个小小的地方都走不出来,这种再造之恩你不仅不报,反恩将仇报。于是,震怒之下,项羽命令弓箭手到涧边,一排排利箭密密麻麻地射向了涧西。刘邦慌忙中准备调转马头逃跑,然而防不胜防,一支箭不偏不倚射进了他的胸膛,幸亏扎得不深,但也实在疼痛难忍。
刘邦尽管一不长于军前打斗,二不善于阵前设谋,但他最长于把握大局。虽然痛得几乎要晕厥,但他竟然没去捂受伤的地方,而是用手去摸没有受伤的脚,还故意说敌人射中了我的脚趾:汉王伤匈,乃扪足曰:虏中吾指!(《史记·高祖本纪》)然后,伏鞍而归,安抚军心,不损斗志。
回营后,医官们给刘邦取出箭头,处理伤口,幸无大碍。谋臣武将纷纷前来问安,刘邦有气无力地继续谎称脚趾中箭。只有张良来后,他才屏退左右,告之实情,然后商量下一步对策。
第二天,刘邦在伤口最需要静养时挣扎着起来,让卫士们搀扶着上了车,然后乘着车在各营之间巡视了一周,神色从容。全军知道汉王负了伤,士气一度低落,如今看到刘邦巡视军营,大家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而另一边的项羽,得探子来报刘邦开始巡视军营,也好一阵失落。刘邦就是通过忍常人不能忍的坚韧,平息了将士们的猜测和担忧,重新恢复了士气。
接下来对野心勃勃的韩信的处置,也可见刘邦性格之一斑。
韩信攻城掠地无数,荡平齐国后,心想按功劳,自己无论如何也要讨个王侯封赏。因此修书一封,派人送到广武军前的刘邦手上,略谓:齐人狡诈,不易驯服,齐国又南临楚国,容易串通反攻,请求汉王暂时封自己一个假齐王,一来威慑齐地残余,二来也可镇住楚军。
刘邦听韩信打了几次胜仗,便拥兵自重,要挟自己封他齐王,怒不可遏,在军中会议上大骂道:“我被困在此,日夜盼着韩信率兵来助,他却急于称王!”说完,就要派兵攻打韩信。一旁的张良、陈平赶紧示意刘邦息怒,然后附耳道:“目前汉军业已处境不利,又如何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以怀柔之策,顺水推舟封他为齐王,命他扼守齐地,牵制楚军。否则,恐生变故。”
刘邦一听,立即会意,改口道:“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做就做个真王吧,何必做假王呢?!”言讫,即让张良手持王印赶赴齐国,册封韩信为齐王,同时要求韩信立马回军南下,夹击楚军。
刘邦改口封韩信为“真王”,从而使韩信对他感恩戴德。所以后来有人劝说韩信反汉自立、三分天下时,韩信始终没有答应。
刘邦之所以能够赢得天下,建立汉朝,与他的这种时刻着眼大局、顾全大局,想方设法维护大局的品质密不可分,这反映出来的,是刘邦超卓的领导能力。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