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我省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2017-04-05 18:55:43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关于建设我省中医特色预防保健

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广东省政协调研组

 

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71117,以省政协副主席温兰子和科教卫体委员会主任李中铎为顾问、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彭炜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开展了关于加快我省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省中医药局和试点单位广州市越秀区、省中医院负责同志关于开展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工作的介绍,并深入广州、深圳、佛山和江门等市的10个基层卫生单位进行调研,召开了多种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市、区卫生局、试点单位领导的情况介绍和意见,并对调研材料进行了多次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扎实起步,初见成效

2006年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决策以来,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呈现出力度大、氛围浓、势头猛、后劲足、前景好的喜人态势,中医药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服务体系日趋完善。20071129,在中医中药中国行广东站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上,吴仪副总理宣布我省治未病健康工程正式启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宣布确定我省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黄华华省长要求积极探索构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新路子,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肯定了我省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工作。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要求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制度中的作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省中医药局迅速行动,确定并启动13个试点单位和2个示范试点区,在探索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按照中医的理论,所谓治未病,就是防患于未然,重点是做好预防保健工作。这一理念,是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基础,这对于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省中医药局专门成立广东省中医药局治未病项目办公室,负责全省开展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制定了《广东省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广东省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实施方案》和《广东省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各示范、试点单位都成立了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广州市越秀区创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示范试点区以来,成立了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区长任组长、政府相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参与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全区创建工作,为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示范试点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整合资源,创新模式。试点单位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技术和设备设施等资源,将原有的中医健康咨询门诊、亚健康门诊、传统疗法中心与体检中心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中医治未病中心(科室),依托这一中心(科室)等其他服务平台,从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入手,向社会人群(包括健康人、亚健康人和病人)提供以健康为中心,充分体现中医特色优势、个性化的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和医疗的创新型健康服务。省、市级试点单位充分发挥骨干医院带动作用,指导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工作。省中医院在治未病中心的基础上,与部分市县(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合作,构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探索不同层次、不同服务功能的服务模式与方法。

(三)发挥特色,服务群众部分试点单位利用治未病服务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工作,逐步建立与完善中医辨识体检模式;二是逐步建立健康调养干预规范;三是结合实际,开展特色医疗。目前省中医院完成体质辨识1万多例,并在现有体质分类基础上,不断完善中医体质辨识规范,已形成9种体质的调养方案和专科调养方案共20个,健康调养月门诊量达2000人次,至今门诊量达2万余人次。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根据妇幼保健人群的特点,开展孕前体质辨识与保健指导,至今已经辨识孕前体质5000余例,指导体质保健1200余例,受到群众的欢迎。

(四)培训人才,龙头带动开展治未病健康工程,人才培养是关键。省中医药局组织各试点单位有关人员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治未病培训班,考察了上海市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的治未病试点工作。省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龙头地位作用,在整合团队力量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强的培养计划,利用中医治未病协作网络,主动与试点单位和部分市、县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开办治未病专项技术人员培训班,推广治未病适宜技术,已为各地培养了60名中医治未病专门人才。从化市中医院通过向基层医生推广中医特色适宜技术,让治未病健康理念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五)扩大宣传,普及知识。为使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中医治未病的特点与优势,各级医疗管理部门和医院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中医治未病服务的理念,普及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在去年中医中药中国行广东站活动期间,省中医药局重新出版了2万套科普《通俗中医药丛书》,为各级中医院统一制定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挂版。各试点单位举办院内、院外义诊咨询活动,采用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深入社区、机关、学校和老年活动中心,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中医文化,并与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合作,开辟中医治未病系列知识健康讲座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二、加快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 开展治未病工作的配套政策需要完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试点过程中遇到一些政策性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一是诊疗科目设置问题。在治未病所分类的诊疗科目中,有的科目如各种分类检查、“B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可以在现有的规定框架内解决;有的科目如体质辨识中医健康调养咨询身体成分分析等,则需要制定新的政策规定。二是各市试点单位的收费问题。目前省中医院有关治未病专项健康服务的项目收费,经与省物价部门沟通和协商,已得到解决。而各市在此问题上尚未解决,无法纳入医保。三是医院内制剂使用问题。目前规定中药制剂不能跨院使用,致使许多简、便、验、廉的医院自制中药制剂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二)治未病专项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需要中医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也需要掌握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等中医治未病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此外,还需要治未病健康文化传播专业人才、治未病健康管理专业人才、治未病健康保险专业人才等。目前治未病人才主要由各试点单位康复理疗专业与保健专业人才组成,在知识结构上与数量上还不能满足需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中,中医药技术人才学历、职称和能力偏低的问题更为突出。

(三)治未病规范化、标准化的问题需要研究。开展治未病工作,必须建立健康管理与相应的健康服务模式。以治未病理念为先导,将治未病方法融入健康管理、监测、分析、评估、维护的全过程。必须围绕治未病的实践加强科研工作,建立相应的服务标准,完善技术操作规程。而这些方面普遍都比较薄弱,不利于治未病工作的全面推开与水平的提高,必须大力加强。

(四)治未病试点的经费投入需要加大。治未病试点工作起步阶段,需要有效整合试点单位内部机构、设施、人员、技术等资源,为群众提供一个相对集中、措施有效的治未病服务平台,并通过一系列服务网络降低医疗费用。这些都涉及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网络建设、舆论宣传等方面的工作,需要财政采取更积极的支持政策,加大投入。

三、加快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推进治未病工程,建设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为更扎实地推进这项工程,建议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认识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重大意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加,人们对健康期望值越来越高。有资料表明,亚健康人群占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与此相适应,医学模式也开始从疾病医学模式健康医学模式转变,疾病防治战略的前移和重点的下移,凸显了治未病的理念与实践,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展治未病工作,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降低亚健康人群的比例,减少疾病的发生,这将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大幅减轻医疗卫生负担和家庭、社会负担,这对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推进治未病工程,完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二)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协助的管理服务体系。推进治未病工程,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政府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建议卫生(中医)部门继续抓好试点工作,总结经验,时机合适时再进一步推广。建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完善医院内制剂管理办法,鼓励治未病诊疗器械的研制。建议科技部门加强对治未病健康工程的科研支持力度,设置治未病健康工程科技专项;建议物价主管部门完善医疗服务收费定价机制,指导有关医疗单位建立合理科学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

(三)整合资源,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从省中医院和深圳市试点工作可以看到,有效整合区域内资源,构建区域内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是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关键。首先是在全省的层面上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强监督与指导。其次是以大中城市中医院为龙头,以县(区)级中医院为骨干,以社区中医服务网点为基础,逐步形成区域性服务协作网络,最终建成涵盖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医疗保健机构的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作为预防保健网络网底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设立治未病服务部,依托原有的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服务机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简便验廉的特点,结合社区人群的疾病谱的特点,开展中药药膳、针灸推拿等适宜技术,开展对亚健康人群的干预和慢性病病人的康复保健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制度,举办各类预防保健讲座与培训班,指导各类群众性的健身活动,使未病工作既扎实,又充满生机活力。县区一级的中医院是预防保健网络的骨干,要发挥他们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发挥自身优势,建立特色专科,增强自身实力和影响力的同时,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帮助基层卫生机构提高医疗水平,培训专门人才,真正发挥骨干作用。大中城市的中医院是预防保健服务网络的龙头,要充分发挥其人才与技术优势,建立治未病服务平台,在治疗、预防、康复、保健、养生等方面积极探索,扩大影响,形成对市县医院和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示范、带动和辐射功能。通过三个层面的构建,形成一个上、中、下纵向沟通、医院之间横向联系的治未病服务网络,这是建立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

(四)加强科学研究,促进中医特色预防保健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做好治未病工作,科研是支撑。相关政策的研究、基础研究、健康调养方案、中医健康检测设备、各种干预技术的使用等,都需要积极地研究、开发。建议重点抓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的服务技术方法、服务技术(产品)标准和服务规范的研究,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质量控制体系。二是根据中医药的特点和服务质量要求,研究制定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三是针对一些重要的治疗、预防环节和器械、药品的使用,由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科技部门联手,开展治未病工程标准化系列的研究。四是加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网络的建设,在龙头、骨干医院设立网站,传播预防保健知识,开展网上咨询、治疗等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五)重视人才培养,奠定治未病工程的坚实基础。推进治未病工程,人才是关键。重点抓好如下几个环节:一是依托龙头和骨干医院,建立治未病培训基地。整合全省中医教育资源,组成专家组,定期对治未病技术骨干人才及相关人员开展理论及实践技能培训,培养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分布适宜、技术水平较高的中医预防保健队伍和治未病管理队伍。二是支持高等中医药院校和中专学校根据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对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治未病理念及其内涵的教育,加强治未病基本技术与方法的训练,培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型人才。三是加强岗位培训。认真研究总结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医师的知识结构要求与技能要求,大力推广治未病适宜技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短期培训和定期岗位学习。四是利用中医药继续教育网络,将治未病内容溶入继续教育当中,为基层与社区中医药服务人员提供治未病理论与技能的培训。

(六)加大宣传力度,传播治未病理念。要面向社会大众,宣传中国传统健康文化,传播治未病理念,普及治未病预防保健知识与方法,提高社会对治未病理念的认知与认可程度。一是定期举办我省治未病论坛,研讨开展治未病相关理论、总结实践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展示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治未病理念及知识的深化和传播。二是开办经常性的治未病与疾病防治专题讲坛。充分发挥龙头医院的技术与人才优势,面向社区中医药服务人员和群众,定期举办有关的专题讲坛,介绍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的文化、知识、方法。三是建立窗口单位。充分利用骨干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网络体系,深入农村与社区,向大众传播治未病理念的精粹及有关疾病防治知识,普及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四是丰富传播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的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省卫生厅政府网站及各地市卫生局、各试点单位网站均开设治未病宣传专栏。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试点单位要加强与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等媒体及相关机构、单位的合作,根据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不同形式的要求,积极开发治未病健康文化的传播产品,使治未病的理念深入人心。

(七)加大投入,为治未病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实施治未病工程,对于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是一项事半功倍的好事。建议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积极引导,将治未病工程纳入财政专项,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财政资金的支持建议重点考虑几个方面:一是支持省市级龙头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和专用诊疗设备购置、技术人才培训及重大项目;二是支持县(区)级骨干医院改善医疗、预防条件,购置基本的诊疗设备;三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拓展中医药业务,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群众性预防保健活动。四是支持对治未病理念和中医文化的宣传,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拓展宣传的深度与广度。

 

 

 

附:专题调研组成员名单

  问:

温兰子()省政协副主席

李中铎    省政协常委、科教卫体委员会主任

  长:

  ()省政协委员、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药局局长

副组长:

杜重年    省政协副秘书长

李楚源    省政协委员、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广州白云山和黄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

  员:

罗兴华    省政协常委,广州体育学院教授

王扶松    省政协委员,广州扶元堂医疗康复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车小燕()省政协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卢传坚()省政协委员,省中医院副院长、教授

石玉玲()省政协委员,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医师

刘启德    省政协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设备处处长、研究员

李素荷()省政协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教授

沈靖南    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副主任、骨肿瘤科主任、教授

陈华德    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烧伤科主任、主任医师

金世明    省政协委员,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人代表)、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副主任医师

  ()省政协委员,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副主任医师

涂瑶生    省政协委员,省第二中医院院长、省中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黄元瑾()省政协委员,省口腔医院番禺分院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曾骏文    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技术开发处处长、眼视光学系主任、教授

  ()省政协特聘委员,广东药学院副院长、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教授

何晓园()省政协特聘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英文秘书专业主任、自考办主任、出版系党支部书记

甘远洪    省中医药局办公室主任

李梓廉    省中医药局科教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