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委员孟浩:以关心民生为己任

2016-12-16 02:20:56 来源:广东政协网

明星委员孟浩:以关心民生为己任

 

 

祖籍黑龙江的孟浩身材高大,满头泛白长发,这使他看起来像大侠,也像艺术家。

今年年初,《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相继以显著的大标题报道:《孟浩高票当选省政协常委》。904票赞成,2票反对,他当选第十届广东省政协常委。别的政协常委当选,都没有如此盛况。孟浩何许人也?

他是九三学社广东省委政法委员会副主任、社省直属铁路支社主委,广州铁路集团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离退休管理部副主任,第九、十届广东省政协委员。他在担任政协委员期间,把关心民生作为己任,频频给政府部门提意见、提建议,有的官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千万别被孟浩盯上了。”

他在自己名片上、网站博客上写着表明心志的四句话:“关心国家大事,反映民意社情,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曾亲切接见了孟浩,并说:“感谢你为九三学社所作的贡献,希望继续为九三学社积累经验。”

他是老百姓,热心老百姓的事,愿意替弱势群体反映诉求,敢讲真话,有正义感,有侠义精神。每年省“两会”召开乃至平时发生重大民生事件,他都是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孟浩被人称为“明星委员”、“孟大侠”。

 

为民呐喊的提案大王

孟浩1958年出生在西安,1976年在辽宁省辽阳当知青插队劳动,先当炊事员,后来放牛。恢复高考之后,他考进山西财经学院。大学毕业后在陕西省商业厅、陕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工作,又到非洲工作了近三年、莫斯科工作了八个月。他一直在基层,和普通百姓相处,和普通百姓有天然联系,有深厚感情。因此他当了政协委员后,自然而然地想反映普通百姓的愿望、民意、诉求,听他们说说自己的艰难。

孟浩是广梅汕铁路公司职员,他自称是“下层政协委员”,因为,政协里多是有名望,有地位,有学术建树的人,而他不过是中级职称,国有企业一般职员。孟浩当选政协委员可说是政协系统常规运作的产物。

20029月,孟浩用按揭的形式买下了一套三房二厅的房子,他琢磨着,等房子装修好了,一边练字一边开个书法学习班。他以前教过10来个孩子,其中几个还在全国的各类大赛中获了奖。“既可以练字又可以挣点小钱贴补家用”,他和普通居家男人一样,盘算着自家的小日子。

10月,孟浩所在的广州铁路集团分到了两个省政协委员的名额,要求一个是九三学社成员,集团领导推荐他。“当时我感到很惊讶,以前对政协的工作都不是很了解。”但还是接受了。一直到年底,在报纸上的新一届省政协委员名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他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了。

当委员的第一年,他感觉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写提案,写东西直来直往。

参加政协会议后,孟浩明白了,政协委员的责任就是参政议政,监督政府有关部门工作,及时向政府和党委反映社情民意。他意识到这是一项责任重大的事业,开始认真思索,认真行动起来。他要为老百姓呐喊,真正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情。

孟浩很快发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般只在“两会”前征集意见,平时与公众的直接交流太少。可否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联系方式向社会公布,从而广纳民意呢?

他不断思考这个问题的可行性,并广泛征求意见,得到普遍认同后,他坚信这件事情值得做。2004年省政协九届二次全会期间,孟浩正式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我省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布其名单及其联系方式、方法的建议》的提案,还率先向社会公布了自己的邮箱。该提案公开后,社会反响十分强烈,有评论认为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后来,他在网上开通博客,把电话、地址、邮箱,自己的相关信息,一古脑儿搬到了网上。

在该次会议期间,孟浩还提交了其它9个提案,内容包括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与环保、教育收费以及交通管理等问题,以关乎百姓生活的话题居多。这些提案大多都引起了省内各大媒体关注,其中《关于建设沿海和沿边五省高速铁路实现泛珠三角经济互动的建议》现在已经在实施之中。

因为提案写得好、写得多、写得有影响力,孟浩获得了“提案大王”的美称。他没时间管自家的事了,连女儿学校门朝哪个方向开都不清楚的孟浩,忙着在百姓和政府之间串起了门儿。

从邮箱公开到现在,他已经收到了三四千封全国各地群众发来的电子邮件和寄来的信件。这些信件在办公室里堆成厚厚的一大摞,他把它们装订成几大册,齐齐整整,犹如大机关里的档案。这些来信背后都有许多让人震动的故事,其中有农民工欠薪的,有校舍成危房,严重威胁学生生命的,还有两个外籍华人为家里的事情向他请教求助。

对这些群众来信反映的情况,孟浩或者把它们归纳成共性的问题写成提案;或者利用民主党派成员的身份,写成统战信息,及时向省委等有关部门反映,化解社会矛盾;或者他亲自跑腿,努力寻求解决方案。

以韶关一起涉及137人的社保金问题为例,明明不合理但当地政府部门却认为没有错,于是他找到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不长的时间里,为韶关市的137名职工争得了应有的但却已经打了“死结”的退休待遇,并且从2004年补起相关受损害的利益。老同志们万分感激,用喜极而泣来描述都不夸张。他们派出代表,从韶关赶到广州,再三坚持要当面感谢孟浩,并送给孟浩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为民请命一身正气”。

孟浩对公众的诉求总是热心、热情,耐心加爱心,从不厌烦。为这些人办事,耗去了他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

 

因小华择校一事成为全国“明星委员”

学生小华择校一事,轰动全国,孟浩成为了全国“明星委员”。这件事情被称为“孟浩事件”。

200682,孟浩收到由广东省电视台记者转来的一封紧急求助信,反映广州市荔湾区学生小华(化名)填报市一中公办公费志愿,却被录取为择校生,要多付4万元的择校费。4万元择校费对小华的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交不出就上不了学。孟浩替小华着急了。

孟浩马上找省政协常委王则楚商量,赶巧在王则楚的办公室里有几名记者,王则楚立即结束访问,马上写信给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希望尽快解决问题。

84上午,热肠热肚、性情直率的孟浩和几名坚持也要随行的记者来到了市教育局,孟浩出示了委员证和介绍信并说明来意。有关工作人员当即表示主管领导不在。孟浩要求面见其他相关领导,被断然拒绝。

几次交涉无果,孟浩决定自己上楼找领导面谈。结果一位工作人员大声警告:“如果硬闯机关大楼,我就要打110报警了!”

半个小时后,教育局办公室的林主任就工作人员的态度向孟浩表示道歉,并向孟浩解释:是小华填错了志愿。教育部门没有责任。

第二天,见证了以上情况的记者在相关媒体上报道了孟浩求见教育局领导遭遇报警威胁一事,舆论纷纷指责教育局的举动是“公权力的傲慢和专横”。

广州市教育局却致函广州市和广东省政协,要求联合调查孟浩“硬闯”市教育局事件。面对广州市教育局的责难,广东省政协严辞拒绝,坚定地支持了孟浩的行为,甚至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希望多一些“孟浩”式的政协委员。

816,广州市教育局表示道歉。

此事经媒体曝光后,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报道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广州市教育局门难进、脸难看的旧衙门作风遭到了社会各界的猛烈抨击。从孟浩事件中,人们认识到政协委员应有的风格和勇气,对政协如何发挥作用的认识起到了推动作用。孟浩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星委员”。敢和政府较真、爱管闲事的孟大侠形象由此深入人心。

这一年,他被《南风窗》评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并被称作为“政协委员个人履责的破题者”。

不过让孟浩很郁闷的是,这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小华仍需交纳4万元费用。无奈之下,孟浩和媒体发起捐款才帮小华解决了难题。看来,仅凭一个人的“闯关”,不能解决问题,特别是那些制度性问题。

2007年省政协九届五次全会期间,孟浩继续炮轰择校费,他联合25位省政协委员共同提交提案《建议广东在全国率先废除择校费》,提案中写道,不仅是广州,整个广东都已经具备相应财力,建议在保证教育财政投入,一视同仁进行公立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情况下,取消择校费。提案引起满城广泛讨论。

在省政协各界别委员座谈会上,省长黄华华对委员们表态,广州中学生择校费问题,责成广州市政府来解决。

年底,省教育厅公布,广东五县区试点取消择校费,逐步减少公众择校行为,争取2010年在全省范围内取消择校费,促进教育公平。

孟浩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有了初步的结果。

 

跟政府“较劲”挺有意义

与人大代表相比,政协委员的产生方式有自己的独特性,也相应产生了政协系统的一些弊病,比如大规模缺席会议;只从专业角度提建议,而不反映民意,只学习会议精神,而不敢于批评政府工作;把政协委员头衔当成虚名,当清闲派,当甩手派,甚至利用政协委员名号在公共场合耀武扬威,蔑视法纪。

孟浩是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他乐于当民意代表。他不避艰难、不怕劳累、热心地接近群众、倾听群众的反映。他内心想,既然人家对自己寄以期望,那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因而人们把他当代言人、当知心人。

当了政协委员的孟浩,没时间照顾家里,原来打算做书法工作室的房子也处理掉了。他的妻子、女儿给了他全方位的支持。

他妻子说:“自从他公布邮箱、电话后,我这心都是悬着的,父母也劝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得罪人太多。他现在看问题和别人不一样,我说他爱管闲事,他说我是习惯思维,每次都是他用大道理把我说服了。走到酒店他说人家不应该收茶位费;坐在车上,他说出租车公司没有存在的必要;看到住房紧张,他说穷人住市区富人住郊区;以前夫妻俩同时上班,同时回家,非常有规律。现家里有什么事得和孟浩预约。”

他妻子还说,孟浩原来不爱说话,经过这几年的锻炼,他有了相当不错的口才,显示了他思维的严密性。

单位对他也很支持。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都是单位给他买的。原来他在单位搞审计,政协工作多起来后,单位把他从业务部门调到相对“比较自由”的文联,再调到目前的离退休干部管理部任副主任。最近,单位又调整了一间更宽敞的办公室给他独立使用。

多年的政协委员生涯,孟浩给政府及其部门提了不少的意见和建议,挑了不少“刺”,同时也让他对体制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体制的约束让孟浩感到无奈。“对政协委员的重视程度不及对人大代表的重视程度。人大代表讲话的刚性不一样,人大是法律监督的一种形式,政协只是参政议政,没有表决权。”

孟浩问责的态度常常是尖锐甚至是愤懑的,他看不得老百姓吃亏、纳税人吃亏。不过经一事长一智,他渐渐变得“老练”了,他渐渐变得善从高处、大处、远处着眼了,变得善于理性地处理问题了,他更多地从理解出发去看待事物。孟浩是学经济的,以前只是习惯性地用经济学眼光考量问题,现在,他去了解、调查事件,会同律师前往,重要的意见或建议一般还会附带法律意见书,以便从法律层面上处理问题。他更加理性地“挑刺”了。

孟浩感慨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每反映或促进解决一件事情,总归是有价值的。

孟浩坦言:“能当选为常委,说明大家对我的认可,我只是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的定位是做一个社会进步的黏合剂,促进经济发展、民主进步、社会和谐。”他现在把主要精力用在群体维权、农民工欠薪、学生前途、社保、征地款等问题上。“群体的、跟政府行政有关,明显是政府有问题的,这些事我最愿意管。跟政府去‘较’个劲儿,觉得挺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