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这身上的“橄榄绿”——记省政协委员张卫达

2016-12-16 02:20:56 来源:广东政协网

 

 

只为这身上的“橄榄绿”——记省政协委员张卫达

 

  

 

从医26年,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000多例,成功率98%;大动瘤手术250多例,成功率90%以上;心脏移植手术28例,成功率90%以上;手术对象最小仅28天,体重2.5公斤,最大的86岁……这优良业绩的创造者,是广州军区总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主任张卫达教授。

 

“西北神刀”

张卫达于1976年高中毕业入伍。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位于西安的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1983年毕业留院,先后任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中心副主任、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张卫达一直致力于心脏病治疗和研究,期间,曾赴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部第一外科留学两年,获日本教学部科研资助。2006年,被广州军区以特殊人才引进,任广州军区总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主任。

在专业领域,张卫达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国家“八五”攻关课题一项,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全军科技进步及新业务二等奖。在国际国内重要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交流,参与编写多部心血管外科专著。33年军旅生涯使他养成了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也使他成为国内著名的心血管外科专家。

在国内,张卫达教授的换心手术是心血管外科界的一绝。30年来,潜心研究和探索心血管外科疾病的诊疗,使他掌握主动脉全弓置换、全弓置换+象鼻技术、III型夹层动脉瘤全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多旁路血管移植+自体肾移植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肾移植等许多高难度技术。他首次在国内开展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主动脉腔内隔绝”加主动脉根置换、加冠脉搭桥手术;至今,该技术仍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他已完成了183多例动脉瘤手术,18多例“腔内隔绝”加主动脉根置换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堪称奇迹。从80年代初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以来,张卫达教授已做了1000多例各种复杂冠心病手术,90%以上是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的,是国内较早开展此项技术的心脏外科医生之一,平均每位病人血管桥接数近四根,手术成功率达到98%以上。他被赞誉为“西北神刀”。

 

南下广州

走进人生辉煌壮丽的中年,张卫达对事业发展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索。他希望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更多群众,得到更好的发挥,他想走上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张卫达准备走出西北的消息传出之后,北京、上海、南京、福建、沈阳、新疆等大型医院争相抢聘。有的许诺年薪百万元,有的以赠送价值百万元商品房优礼延聘,甚至愿为教授筹建独立医院。张卫达深知,人的价值不完全靠物质体现,穿上了一身“橄榄绿”,就意味着要为祖国、为军队、为群众贡献自己的一切,以自己的技术为更多患者解除痛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自己要保持高尚的医德,才能对得起部队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

当时,早就有意重组并打造一流心脏外科中心的广州军区总医院领导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派人考察了解张卫达和他的技术团队情况,并参观了教授亲自主刀的四台手术,确认教授及技术团队在心脏外科临床手术方面所具备的国内一流水平。广州军区总医院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整体引进张卫达及其技术团队,打造一个华南地区超一流的心脏外科中心。

广总领导带着工作组“三顾茅庐”,倾心相谈。为了引进张卫达及其技术团队,广总花费3000余万元建起心脏外科独立百级层流净化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以期共同打造超一流心脏外科中心。被广州军区总医院的诚意和开拓精神深深打动,2006年,教授带着整个技术团队落户广州军区总医院。

广总心脏外科年手术量原来不过100例,自2006629张卫达及其团队开展第一例心脏手术以来,经过的不懈努力,实现了稳步而快速的发展。2008年手术量突破了1056例,居全军第三名,成为全军各兵种各大军区总医院的第一名。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赢得同行的敬佩和赞叹。

在本世纪初,全国能开展婴儿心脏手术的医院不足五家,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需做心脏手术的婴儿病情往往十分严重,手术麻醉、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对全身影响、手术在一个如乒乓球大小的心脏内进行,以及术后护理等都是顶尖难题,风险极高。广总心脏外科后来者居上,成绩特别骄人。2008年心脏手术中的三分之一患者是3岁以下幼童。20092月,他们成功地为一个出生仅28天,体重只有2.5公斤,生下来就在抢救,从未喝过一口母乳的婴儿施行了心脏手术。这是一例超低龄患者心脏手术成功典范。

大动脉疾病和冠心病的外科治疗是广州军区总医院心脏外科的强项。张卫达教授及其技术团队曾对9例患者实施整个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起始部及主动部弓部的三个头臂血管开口全部用人工血管连接加术中腔内支架杂交技术。手术中病人的体温降至18,只大脑还有少量血供应外,全身没有血液供应时间最长达3个多小时,术后病人不留后遗症。该技术保持了国内领先水平。2008年,心脏外科还为70岁以上50多例患者手术,100%成功。心脏外科中心先后被广州军区评为“先进标兵单位”,被联勤部评为“先进党支部”、“双拥先进单位”和“三学先进单位”、被广州市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

中心刚刚成立时,教授带来三名技术骨干,另配备两名年轻医生,一位仅有一年外科工作经验,一位刚从医大毕业。作为一个医疗中心,队伍不够充实。张卫达团队,有的是拼搏的精神,从小到大,艰苦创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广总心脏外科中心人强马壮,说它撑起华南半边天空并不为过。

中心的发展壮大,当然同它的领头人张卫达分不开,张卫达是一个拼命工作的人,这一点不是“自家人”吹的。他游学日本的时候,以“工作狂”闻名的日本专家也劝张卫达不要太拼命,否则“三年之内就会死掉”。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拼命三郎”,以出色的业绩、精湛的医术,让高傲的日本同行深深佩服。曾经不屑于与中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日本医疗机构,多次主动提出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邀请中心赴日访问。2007年初,来自美国的心脏外科专家BOB到访中心,与教授同台手术之后,连声称赞他带领的心脏外科中心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美国“心连心”医疗队也先后五次来中心进行学术交流。

 

仁医境界

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成功的花朵!没有人知道,教授秉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每次手术前夜,都会对手术每个细节思前想后,确保不出任何纰漏;没有人知道,教授几乎天天都会站在手术台前,即使是不需要他亲自操刀的手术,他也会坐在手术台前把关,让患者家属安心;没有人知道,留日经历使他对中国医疗水平自觉地担负起比学赶追的使命感,在完成繁重业务工作的同时,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带领团队提升水平、超越自我。

仁者人也!中国自古有“医者父母心”,对人,对病人,对病者的家属,张卫达体现的是人道主义的高尚情怀。

到广州刚满一个月,张卫达就向医院提交了第一份申请书,提议中心和相关政府机构合作,以减免医疗费用的方式,救助贫困家庭的心脏病患者。扶贫救病,让更多的病人受惠到现代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张卫达要将他在西安施行慈善医疗的做法延伸到广东。自2006年开始,广州军区总医院联合广州市妇联、广东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开展了“救助治疗贫困心脏病儿童”活动。张卫达及其团队先后奔赴广东十多个地区,为3000多名儿童义诊,开展救助手术1000多例,98%的手术患者获得新生,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中心共计为病人减免费用将近1000万元,对个别特殊家庭,医护人员还多次捐款解决他们生活困难。许多患者家属都说:“我们很幸运,因为有一个体贴关心我们的政府,有一个技术高超的团队拯救了我们的家庭。”

2008年底,广东援疆干部慕名把新疆哈密地区2名贫困心脏病儿童送来广州军区总医院接受心脏手术。两个小家伙很快得到康复,苍白的小脸变得圆润有血色了,也能唱能蹦了。医院还减免了12万元的医疗费。这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族长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汉族兄弟照顾我们的孩子比咱们自己还照顾得好”。援疆干部也十分感谢张教授和广州军区总医院的义举,为改善民族关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92月,英德市农民卢绍勇尚在襁褓的儿子小强被确诊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完全心内膜垫缺损,多家医院均表示无能为力。他带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了张教授。张教授成功地为小强实施了手术,并找来有婴儿护理经验的护士专门照顾孩子。年幼的孩子虽然已被张教授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但小强的父母却因为10多万的巨额手术费用不堪压力,先后抛下尚躺在ICU重症监护室里的儿子,悄悄离开了医院!怎么办?此时的张卫达考虑更多的并不是医院的得失,而是孩子的生命。医生护士秉着病人第一的宗旨,轮流照顾小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小小的孩子也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本能,一个月后,孩子恢复了健康。在此期间,张教授多次打电话、发短信给小强的父亲,告诉他孩子病好了,让他领回去,医院给他们免掉治疗费用。孩子父亲将信将疑来到医院。当他看到白白胖胖、脸色红润的孩子时,这个农村汉子忍不住掩面痛哭。他说,“我们全家永远都忘不了张教授的救命之恩!等儿子长大了,一定要告诉他是张教授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让他长大了也学医,像张教授一样救死扶伤。”

张卫达及其团队还计划与中华慈善总会、北京华夏基金会等全国多个慈善机构合作,在救助地域上进行扩展,将救心活动推出广东,扩大到中南五省的贫困地区,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将爱心活动扩展延伸。救心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与广泛赞誉,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慈善基金会和政府机构与他们联系合作。北京爱佑华夏慈善基金会与广州军区总医院正式签约挂牌,将医院设为该基金会在华南地区救助贫困心脏病儿童的唯一定点医院。阿里巴巴网站和淘宝网站董事长马云担任该基金会在华南地区的救心大使。20094月,云南送来50名心脏病儿童,拉开了救助华南地区贫困家庭心脏病儿童的序幕。中国香港星火基金会、香港慈恩基金会,也分别把不同省区的贫困心脏病儿童分批送来接受心脏病手术。

张卫达教授以对患者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诠释着对生命的尊重,对美德的传承,对慈善事业的忠诚,把阳光般的温暖传递到广大患者心中,把慈善医疗的仁医博爱精神发扬光大,让所有接受诊治的患者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和中华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