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省志愿文化培育的提案

2020-01-13 23:39:15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案 号:20200362
  案 题:关于加强我省志愿文化培育的提案
  提 案 者:尹利平
  类 别:文教
  内容: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志愿服务事业,就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他多次点赞志愿者,对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广大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当前,志愿者事业得到了篷勃发展,据统计,广东实名注册志愿者达12,070,555人,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达93,336个,累计为社会贡献2.2752亿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社会上甚至形成了“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群体效应,志愿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尽管如此,目前在志愿者宣传和管理方面尚存在以下问题:虽然志愿者数量庞大,但仍然还有许多群众对于志愿服务不了解,对于志愿者群体宣传不够,尤其对于一些志愿者先进典型人物的宣传有待加强。志愿者服务内容和水平仍停留在表面,过于形式化,很基础,不够深入。比起在志愿服务走在前列的区域,大部分志愿者的专业度和素质有待加强,相关项目创新性和持续性不够,突出的品牌特色项目不多。对于志愿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待加强,对一些草根的志愿团队的支持力度也有待提升。志愿的形式不能只拘泥于线下服务,可以鼓励大家在线上也可以成为志愿者,利用线上影响力去传播正能量。2019-2020年第五届中国志交会,将在广东省东莞市连续两年举办,东莞是志交会改为两年一届后第一个完整承办一届两年的城市,也是中国志交会首次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举办。因此我省需要借此机会,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在城市中的影响力。
  建议如下:
  一、加强志愿文化的氛围营造借助大湾区的发展和借中国志交会的东风,进一步加强大湾区城市和地区间的志愿文化交流,推广先进地区的文化和经验,如深圳、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区,他们在志愿服务、志愿研究方面有着先进的经验和成熟的做法,需要在各城市进一步推广和发扬,把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与其有机结合,更好推广,形成大湾区的独特文化体系和特征,成为人民精神引领的先进文明体系。加强宣传引导,并且树立更多的先进志愿者典型人物加以推广。
  二、加强对志愿服务创新的研究和培训在20多年的志愿服务发展中,我省仍存在各城市的志愿服务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总结志愿文化发展的历程,把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定期组织志愿者专业培训。以避免志愿服务存在的“伪益”、“低水平”、深度不够、专业不强等问题。加大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力度当前,各城市中仍有大部分热心的志愿者,他们不计报酬,不求名利,参与志愿服务,很多草根志愿组织由于无机构、无人员、无场地,面临着经费不足、后备人才培养缺乏、服务创新不够等问题,需要相关政府和社会对其进行“输血”,提供资金、政策和智力的支持,培育其“自我造血”的功能。同时避免一些资金过度向一些社工组织、慈善组织等汇集,使弱小组织和机构的培育希望落空。
  三、加强志愿者认同感的培育。目前,对于志愿者表彰、认可、激励等,仍停留下精神的层面较多,实际、实质性的激励较少。
  1、广东省在早三年已经开发出I志愿系统,实现在全省志愿者的信息化管理,在系统中为各志愿者提供保险、商家优惠、打折等物质性鼓励。但是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仍带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条件性。如大部分的优惠商户集聚在广州等发达地区、粤北、粤西等地区志愿者较少享受电子信息化带来的新优惠、新激励。如加油优惠,除要指定时段加油外,优惠设置比现场加油的优惠还低。建议对纳入“I志愿”的优惠服务需要真正甄别其是否优惠,让志愿者真正得到实惠,享受相关政策红利。
  2、加强对优秀志愿者在就业、招聘、晋升、考试等方面的鼓励。虽然《志愿服务条例》有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情况纳入考察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具体指引,到底在实际中是否会看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情况,仍凭“面试官”的个人印象。建议相关部门对优秀志愿者的鼓励,能出台相关的操作细则,以方便参照执行。
  3、社工和志愿者虽然都在为慈善事业服务,但是他们有着质的区别,社工负责的是“8小时正常工作内”的慈善工作,但志愿者从事的是“8小时工作时间外”业余时间的慈善工作,部分志愿者甚至在活动过程中,还需要承担参加活动扣薪、扣假的“待遇”,希望相关部门能制定一些可行的政策,解决瓶颈问题,如支持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纳入工作业绩考核,对其在工作日参加一些重要的志愿活动不予扣薪或者扣假等。
  四、鼓励志愿服务通过互联网传播积极正能量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非常便捷,社交媒体微信的账户更是发展迅猛,当前,微信活跃账户超过11.12亿,据了解,有些志愿者是通过新媒体的方式传播正能量,因此建议把通过互相联网进行正能量传播的新媒体纳入至志愿服务的范畴以及给予相应的支持。期待志愿服务能成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一道独特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