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一 方——记广东省政协委员李粤安

2016-12-16 02:20:55 来源:广东政协网

 

水 一 方——记广东省政协委员李粤安

 

廖华强

 

 

水为道

李粤安,一个长得高大魁伟,脸庞黧黑的汉子。如果光看表面,你绝对不会将他与柔情百结的水有所联系。但事实恰恰如此。李粤安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工建筑专业,而在这之前,早已对水有了不离不弃的感情。

大禹治水的故事,也许早就影响着李粤安的工作取向。大学毕业后,他决心从事与水有关的工作,决心与水打一辈子交道。他被分配到广东省水电设计院水工室工作。先后担任过广东省天堂山水利枢纽工程副总指挥;广东水利水电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副总指挥和飞来峡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局长和党委书记;2000年至今,任广东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从李粤安的简历中可以看出,几十年来,他从事过的工作和职务,无不与水紧密相联。

李粤安生性耿直,为人豪爽,作风清廉,是一个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过多年的厅级领导成员。只要和李粤安谈起水,便可知水在他心中占据怎样的位置。谈到兴起处,李粤安会十分投入,眉飞色舞。这个颇有名气的水利专家,对于水,他绝对与一般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他始终以一种高端的目光来看待水与人类,更重要的是水与整个社会的关系。

比如他谈到,洪水是自然现象。但自古以来,洪水一直被人们称作洪魔。这有点不公平,而且丑化了美丽的水。因为从另一角度看,就广东而言,没有洪水就没有水资源。河滩地就是洪水的行洪与滞洪的空间,如果让人类占用了,它总得要左奔右突寻找出路。于是便有了缺堤、溃堤、一泻千里。

多年来,李粤安一直对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研究,但2000年后,他开始思考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研究的目光落在水利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方面。如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水资源的保护、用水的节约与水资源配置之间的种种关系。

在这个宇宙上,如果没有水,就没有一切物种的生命,何况人类!

作为一名水利专家,李粤安深深体会到,河流的健康生命与人类的健康生命那么息息相关。人与水和谐相处的观点,在国际社会,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中更容易得到认同。善待自然的意识,在这些国家中也十分普遍。比如,以色列是个沙漠国家,水资源十分奇缺,但他们的节水农业却很发达。这是因为,水资源得到十分科学的配置。

李粤安认为,在我国,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有长远的、高瞻远瞩的目光。一句话:要跳出水利看水利。

总之,人与水的和谐,是李粤安多年来孜孜不倦地探讨的问题。

 

枫树坝情结

枫树坝水库位于东江上游龙川县境内,控制流域面积5150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1932亿立方米,水电装机18万千瓦,是我省第二大规模的水库,也是东江水资源配置关键性的控制工程之一。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枫树坝水库目前尚有一批生活在166米高程至1692米高程防洪库容范围内的“应迁未迁”移民。30多年来,这批“应迁未迁”移民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制约着枫树坝水库的正常运行,限制着枫树坝水库对东江水资源的调节供给效益、发电效益和防洪效益。由于这批“应迁未迁”移民生活和生产环境地处贫困山区,他们生活水平低下,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中不应忽视的弱势群体。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和水利专家,李粤安将目光投注给水的同时,对在库区生活的群众也抱有极大的同情心。他多次下到枫树坝水库作实地考察,以科学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为水库的可持续发展劳心劳力。调研时,他了解到形成这批“应迁未迁”移民的困境事实和原因:一是在1971年“9·13”事件的特殊背景下,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为减少移民数量、减轻搬迁压力而做出的权宜之计;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水利水电建设的指导思想“重工程建设轻移民安置”,不注意保护水库移民的合法权益;三是水库蓄水后,库区环境容量发生了对水库内居民生产、生活安置不利的变化;四是当时东江水资源供应较为宽裕,决策层尚未能从长远观点认识到库容对水资源的调配起着关键作用,而将“应迁未迁”的移民滞留在库区。

这不仅仅事关弱势群体的问题。作为一个水利专家,更多的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待水库功能的最大化。

水库库容是储存和调节水资源的仓库。水库之所以具有防洪和供水、发电等除害兴利功能,是由于库容的存在:水库库容大,则除害兴利功能显著;水库库容减少,则除害兴利功能随之退化。要解决东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丰水年、汛期的水资源调配到枯水年、枯水期来使用,要有足够的水库库容作为保障。

这个案例说明,只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解决好水库移民搬迁和安置问题,就能挖掘出水库库容的内在潜力。

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党和政府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众多知识分子和专家之所以能汇集在政协这个大家庭中,这是政协的性质所决定。

20061月,李粤安被增补为广东省政协委员,归属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当了省政协委员后,他觉得更应铁肩担道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而水,又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第一次到枫树坝水库时,李粤安面对烟波浩淼的水库,心中荡漾出一圈圈涟漪。在风凉水冷的库区,居住着一批穷困的原住民。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库区移民一直得不到搬迁。就这样在库区长期生活下去,他们的生活质量不但得不到提高,还制约了水库的发展。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李粤安作过深深的思考。有人说,李粤安办起事来,有一股牛劲。他是个十分执著的人。水库建成多年,为什么移民问题还一直得不到落实?这使他感到纳闷。于是他决心进行调研。他以科学的和高度的责任心,几上枫树坝,对水库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

在政协广东省九届四次会议上,李粤安呈交了一份洋洋洒洒数千字的提案。提案的核心内容是:建议由省综合职能主管部门组织枫树坝水库的原设计单位,按照国家现行的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政策,开展有关将枫树坝水库“应迁未迁”移民搬迁出库区,恢复枫树坝水库库容,缓解东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提案科学地阐述了枫树坝水库“应迁未迁”的移民搬迁出库区后,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类活动对水库库区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保证库区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保障水库水质良好。指出枫树坝水库“应迁未迁”移民,是枫树坝水库建设时期遗留的问题,越早搬迁安置,实施难度越小,所需的投资也越小,枫树坝水库的原本效益越早得到恢复,东江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早得到缓解。

这个建议既能纾解民困,又能提高水库功能,可谓一举两得,是一个可行性极强的研究报告,为省政府提供了十分具体的决策依据。

 

民生大过天

如果说,李粤安一直将目光投放在广东省内大大小小6000多座水库上的话,那么,在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他的又一份提案,却把问题锁定在大城市广州。

对于广大群众来说,这不是发生在波澜壮阔的山野水库,而是发生在一个现代城市的话题。在这个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里,每天都演绎着一个故事,无论你官位大小,职务高低,身价贵贱、贫富多少都一样置身其中。

故事的内容,还是关于水。

因为水,不但在高山流淌在大地流淌还在人的身体里流淌。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和谐的必须。人们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都会考虑将优质的淡水优先用于人们的生活饮用。

饮用水的安全,事关广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更事关到广大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

然而,眼前的事实却让人触目惊心!

20世纪后期,包括广州在内,我国许多城市都饱尝了流经城市的河流被严重污染和供水厂原水水质差的双重苦果。城乡居民的饮用水面临着诸多不安全的因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相当多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由此而造成的广大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不达标、不安全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指出:“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政府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承诺。目前,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乡村农民,都盼望能喝上干净的水。随着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诚信的建立,随着城乡居民对知情权的向往,他们对供水厂抽取超标的原水制作成自来水,并供给居民日用及饮用,可能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关注和担心。显然,要为群众提供符合生活饮用水质标准的饮用水,除了具备先进的净水技术和工艺流程,更重要的条件是,要为供水厂提供Ⅲ类以上水质标准的地表水作为自来水厂的供水原水。

自来水水质与原水水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看看广州部分城区的供水现状:其中江村、石门、西村、石溪等4座水厂的供水对象是广州市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部分地区和白云区部分地区等约267万居民日常生活饮用水及工业、商业用水。但是,这4座供水厂原水水质标准严重超标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广州中心市区广大居民的生活。广大用水居民担忧的是:近20多年来,由于长时间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量地直接排放,使流溪河下游、珠江西航道、后航道等河流水体深受污染。加上水污染治理滞后且长期缺乏管治力度,导致江村、石门、西村、石溪等水厂的供水原水长期达不到Ⅲ类水质标准。尽管这些不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原水经过了供水厂深度净化加工处理,但制作成自来水长期供广大居民饮用和煮食物用水,将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性的危害。

在提案中,李粤安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建议。

他建议广州市政府在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同时,要及早研究采取调水工程措施,进行技术与经济方案比较,从西江下游思贤滘或北江中下游引入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原水用作江村、石门、西村、石溪等水厂的供水原水,以从水质和水量两方面同时保障广州中心市区广大居民饮用水原水水质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Ⅲ类以上。

 这是一份有理有据,突显民生的提案,刚出台,便引起了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广州市政府的重视。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市长张广宁立即责令市政府成立了专门小组进行协调处理。

 

安全!安全!安全!

南水水库位于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的南水河上。

1994年至1996年,韶关市在建设坪乳公路期间,修建公路的有关施工单位将7公里长的沿河左岸山坡开挖筑路的土石弃渣倾倒入南水河双口河段,造成泄洪河道堵塞、变窄和河床抬高。  

1998年,再有高速公路粤境北段的施工单位向双口河段倾倒弃渣,填高河床作施工道路,并将238个高架桥墩顺水流方向建造在河道中或河边上,造成双口河段行洪断面进一步缩小。

  根据有关资料,当年修建的两条公路共计将130多万立方米的开挖土石弃渣倾倒入南水河双口河段,堵塞了南水水库的泄洪河道,并破坏了水利设施,使乳源县双口灌区15万多亩农田的自流灌溉功能完全丧失。

为此,广东省粤电集团公司、粤电南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乳源县瑶族自治县政府多年来多次向省有关部门和韶关市政府紧急报告,引起了省政府及省有关部门的重视。

接下来,省市多个单位在南水水库泄洪河道整治初步设计审查会议上确定,对被公路建设土石弃渣堵塞的双口河段,采用“清除运走弃渣,河岸边坡防护,下游筑建拦渣坝,恢复双口河灌区引水工程”的综合整治方案。

然而多年过去,尽管省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协调、检查落实情况,多次强调“谁设障、谁清理”,但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依然进展不顺:仅完成拦渣低堰坝建设和清除30多万立方米弃渣。至今双口河段内,仍有100万立方米的土石弃渣未能清除运走。河道边坡防护工程也未实施,根本不能满足南水水库正常泄洪的需要。如果大量囤积在河床和河边坡的土石弃渣被洪水冲带到下游,极大地抬高洪水水面线,很可能引发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

这个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我省公路建设事业发展中的遗留问题,且久拖未决。

但这个问题偏偏遇上了认真的李粤安。

20068月,李粤安到韶关市开展《广东省大中型水库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课题研究。调研期间,他了解到南水水库泄洪河道严重堵塞的情况。3个月后,他将该问题以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的方式,由省政协办公厅转呈省政府领导。省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批示省政府办公厅协调处理。但由于协调工作难度较大,南水水库泄洪河道被公路建设土石弃渣严重堵塞的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解决此类问题的时间越往后拖,引发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风险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李粤安利用政协这个参政议政的平台,再次推出一份议案,建议省政府召集省交通厅及有关部门,分析该问题久拖未决的原因。消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化解社会公共安全事故风险,确保南水水库泄洪安全和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的安全。

这个议案和前两个议案一样,得到了广东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一切协调和解决问题的程序正在进行中。

 

踏遍青山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是在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的一种透明液体,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水在生命的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在世界文明的早期,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水不仅仅是中国古代五行之一,古代西方提出的四元素说中也有水;佛教中的四大也有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水,代表了所有的液体以及具有流动、润湿、阴柔性质的事物。

因为水兼有养育与毁灭的能力和不可捉摸的性情,人类在童年时期起,便对水产生了又爱又怕的感情,并通过赋予水以神的灵性,祈祷水给人类带来安宁、丰收和幸福。

中国传统上的龙王,就是对水的神格化。

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个水性民族,那是因为,在世界这个大容器中,她能屈能伸能包容。水,既是生命之源,也是和谐之物。失却了水,就等于失却了生命的养料,失却了笑语欢声。

水的多面性决定了它的不可捉摸性。它既养育了千千万万的生命,也吞噬过数不清的生命。于是,在中国的历史上,便有了大禹治水的可歌可泣。

李粤安,这个新中国水利人的一分子,如海之一滴阳之一晖,在浩瀚的世界里,也许无足轻重。但工作在广东水利岗位上的李粤安,几十年如一日,踏遍青山,站在水之一方,紧紧关注着水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关系,充分体现出一个政协委员的责任心,实在令人钦佩!